的觀點。這種認知與莊子
“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,而泰山為?。荒獕酆鯕懽?,而彭祖為夭”
的相對主義思想不謀而合,揭示了事物相對性的本質。
詩歌進一步指出
“冇大過有,實在喺虛冇”,將
“無”
置于比
“有”
更本質的地位。這與老子
“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”
的哲學觀念遙相呼應,體現了東方哲學中對
“無”
的深刻洞察。在樹科的筆下,“無”
并非空無,而是蘊含著無限可能性的存在根基,“有”
不過是
“無”
的具象化顯現。這種對存在本質的追問,使詩歌超越了單純的語言游戲,上升到哲學思辨的高度。
三、詩歌結構:解構與重構的思維游戲
《杯度嘅有冇》在結構上呈現出一種獨特的
“螺旋式”
思維軌跡。詩歌開篇從
“杯度”
這一具體物象出發(fā),通過
“唔定喺杯度嘅
嘟可以喺碗吖,空間啦”
的追問,將思考的維度從具體物象拓展到空間概念。隨后,詩人以
“宇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