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軍墾的行動能力是毋庸置疑的,完全比的上劉慶華他們那一代。
只是劉慶華他們靠的的紀律,簡單粗暴。而劉軍墾則是憑借自身的能力。
第二天一早,他就召集幾個主管部門開會,要求他們?nèi)熘畠?nèi)拿出一個方案。
其實無非是占地問題,電力問題,還有交通問題。
單位做事兒,最大的問題就是拖沓,但是這個毛病在軍墾城是不存在的。主要是沒那個習慣。
于是,很快軍墾城的人就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很奇怪的現(xiàn)象,那就是很多公園和小區(qū)都有了充電樁。
不過大家都沒有驚奇,因為戰(zhàn)士汽車已經(jīng)開始生產(chǎn)電三輪,以及一些特殊車輛。比如阿依娜用的餐車。
這些車輛都是電車,有了這些充電設(shè)施,就讓充電這種事兒變得簡單起來。
所以,這些充電站并沒有引起大多數(shù)人的注意,只以為是為了安全和方便大家。
生產(chǎn)這些車輛最初的原因,只是為了方便百姓的生活需要。但是沒想到,投產(chǎn)之后,需求量卻越來越大。
于是,汽車總廠這邊就新建了一個車間,專門用于這些車輛的生產(chǎn)。
只是,事情的發(fā)展卻往往沒辦法把控,要知道軍墾城是個采購商云集的城市,特別是國外的那些采購商。
這些三蹦子很快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,知道這家伙竟然不燒油,沖沖電就能跑幾十公里,就都動開了腦子。
別看這東西簡陋,但是實用啊,載重也并不小,于是就有人開始想引進這種產(chǎn)品。
這件事兒李林東并沒有在意,想想也是,一個巨無霸車企,有人來買三蹦子,還是出口,他咋可能當回事兒?
于是大手一揮:“隨便買,價格方面跟國內(nèi)的人一樣就行?!?/p>
只不過管銷售的人員給聽錯了,三千人民幣給聽成了三千美元。這一下差距就大了。
只是這些歐美客戶聽到這個價格,反而高興壞了。太他媽便宜了,這在他們那邊能買啥?
于是一個個成批量的開始訂購。
汽車廠這邊可沒有這么大的生產(chǎn)量,只能是交錢等貨,搞得軍墾城百姓都有了意見。
因為他們需求量也很大,但這一下被國外訂單擠得他們買不到了。
李樂上任之后,在這上面看到了巨大的商機,于是召開了一次招標會,就是訂購三蹦子配件。
其實這東西一點技術(shù)含量都沒有,都是最簡單的機械加工,很快,大量供貨商蜂擁而至。而總廠這邊只負責組裝。
之所以堅持自己組裝,其實就是為了保證質(zhì)量。
沒辦法,國人有時候太聰明了,你稍微不注意,他們啥材料都敢給你用。
把好最后一關(guān),是最有效把控質(zhì)量的關(guān)鍵。
該說不說,軍墾城得供貨商,一般還是值得相信的,因為那些濫竽充數(shù)的,早被罰的不敢來了。
劉軍墾雖然把有關(guān)部門都搪塞過去,但是他們終究是不放心的,也會派人來暗訪。
再加上嗅覺靈敏的各種媒體,幾乎把軍墾城翻了個底朝天,但最終什么也沒看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