像張安安這種受盡寵愛的獨苗,在大家族中也是有的,不管再怎么胡來,父母也是一笑而之,可是一旦結(jié)了婚,有了娘子,父母舍不得管兒子,可以管兒媳婦啊,于是很多的婆媳矛盾也就產(chǎn)生了。
趙夢月深受儒家思想影響,怎么能讓夫君違背孝道,因此極力阻擾,甚至還說動了耶律延禧。
張安安后來也總算是明白了,為什么向來乖順的趙夢月在這件事上如此執(zhí)著,不得不感慨習(xí)俗的慣性。
可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,張安安對這長發(fā)是越來越厭惡,下定決心既然改變不了自家媳婦,那就改變皇帝!
張安安沒本事改變習(xí)俗,但是張安安有辦法改變皇帝啊,而皇帝恰恰是天底下唯一能改變習(xí)俗的人,原本張安安還不知道,是通過魯智深與范嫣一事這才了解到的。
魯智深與范嫣好上了,可魯智深是個和尚?。?/p>
在張安安的概念中,魯智深與范嫣一事最大的障礙應(yīng)該是在佛門,所以親自找上智清大師,提出要讓魯智深還俗好迎娶范嫣!
魯智深可以說是佛門在張安安最重要的人,智清大師又如何愿意讓魯智深還俗與佛門脫了關(guān)系,在問清緣由后,智清大師笑了。
張安安雖然名曰佛子,但只要看張安安對佛門的態(tài)度就知道這個佛子其實對佛門并沒有多少感情,佛門教義更是一竅不通;別說佛門教義了,就是道門教義,這個道門師祖也只通了六竅。但張安安身份特殊啊,是佛道兩家必須爭取的人物。
智清大師好好地向佛子說了說地球祖星佛教在中原的發(fā)展。
佛教是在東漢明帝時期傳入中原的。
東漢光武帝劉秀去世后,皇太子劉莊即位,就是漢明帝。沒過多久,明帝的母親陰麗華也去世了,明帝因此很難過,經(jīng)常睡不好覺。
據(jù)說,有一天晚上,漢明帝做了一個夢,夢里看見有個身長一丈六尺的金人,頭頂上放出一道白光,一閃一閃地在宮殿里飛繞,轉(zhuǎn)眼功夫金人升到天空,朝西面飛走了。
第二天,在朝堂上他把這個夢講給大臣們聽。
大臣傅毅對明帝說:“皇上夢見的金人可能是天竺來的佛。佛是西方的神,那里還有佛經(jīng)。漢武帝派驃騎將軍霍去病攻打匈奴的時候,曾把休屠國王供奉的金人帶回長安,據(jù)說那個金人是從天竺國傳到休屠國去的。武帝把金人供奉在甘泉宮里。西漢末年綠林赤眉起義時,那個金人不知落在誰的手里了。昨天夜里皇上夢見的金人,可能就是那個從天竺來的佛?!?/p>
漢明帝就派大臣蔡愔、秦景等十八人,出使天竺,尋求佛法。
幾年后,蔡愔和秦景朝不僅帶回了佛像和佛經(jīng),還請了兩個天竺高僧。
漢明帝對兩位天竺來的高僧非常尊敬。
他命令在洛陽城的西門外按照天竺的建筑方式,建筑了一座規(guī)模比較大的佛寺,把迎來的佛像供在里面,把馱佛經(jīng)的那匹白馬也供養(yǎng)在寺里,請兩位天竺來的高僧在這座寺里主持佛教的儀式。
為了紀(jì)念白馬馱經(jīng)的功勞,這座寺取名白馬寺,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