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王因“貪贓枉法”被削爵圈禁;楚王以“私開礦藏”罪名滿門抄斬;秦王被查出“勾結蒙古”,賜自盡……
每處置一個藩王,就有大量田產、銀兩充入國庫。
蘇寧特意將查抄賬目公之于眾:
“蜀王家財,可養(yǎng)十萬新軍一年;周王田產,可分與三萬流民;楚王銀礦,可建五座鋼鐵廠……”
實實在在的數(shù)字,讓民間對新政的支持達到了頂峰。
……
隨著藩王勢力的瓦解,蘇寧的權勢也達到巔峰。
如今的內閣,幾乎成了蘇寧的一言堂;六部尚書,多半都是他的門生故舊。
在徹底清除宗室阻力后,他推行了更深入的政策:
“廢除匠籍和軍籍,軍戶和工匠可自由從業(yè),實行義務兵役制;設立專利衙門,保護新技術;興建鐵路,連接南北要地;開辦大明銀行,統(tǒng)一發(fā)行大明寶鈔和銀票……”
曾經(jīng)反對他的士紳們,如今要么在工商浪潮中賺得盆滿缽滿,要么在政治清洗中家破人亡。
朝中再無人敢公開質疑首輔的決定。
……
萬歷二十八年元旦大朝會,首輔蘇寧獻上一份特殊的賀禮,一幅巨大的《大明寰宇全圖》。
圖上,大明的疆域東至扶桑,西抵中亞,南括南洋,北達漠北。
“陛下,此乃千古未有之盛世!”蘇寧的聲音在殿內回蕩。
百官山呼萬歲,聲震屋瓦。
但在這些歡呼聲中,一些老臣卻暗自憂心:如今的大明,究竟是大明的天下,還是蘇寧的天下?
退朝后,萬歷皇帝獨自站在謹身殿的露臺上,望著遠方新建的蒸汽機廠冒出的滾滾濃煙。
年輕的皇帝臉上,露出了與他年齡不相稱的憂慮。
“蘇先生,你為大明開創(chuàng)了盛世,可這盛世之后,又將走向何方?”
而此時的首輔府邸中,蘇寧正在審閱一份新的計劃書——《關于設立議會制度的初步構想》。
燭光下,他的眼神依然銳利,仿佛還有無數(shù)的變革等待推行。
這個大明,正在以一種無人能夠預料的方式,奔向未知的未來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