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處傳來更鼓聲,在寂靜的夜里格外清晰。
良久,蘇寧緩緩開口:“其實,有一個辦法,可以兵不血刃地解決藩王之患?!?/p>
“什么辦法?”建文帝急切地傾身向前。
“遷都?!?/p>
這兩個字如同驚雷,在建文帝耳邊炸響。
“什么?遷……遷都?”
“不錯?!碧K寧站起身,走到墻邊掛著的大明疆域圖前,“皇兄可還記得,洪武二十五年,父皇為何要去西安和洛陽?”
建文帝恍然:“你是說……皇爺爺和父皇生前就在考慮遷都?”
“正是。”蘇寧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,“當年太祖與劉伯溫、李善長等人商議定都時,就曾說過南京偏安東南,非長久之計。只是當時天下初定,北方未寧,才暫定南京為都?!?/p>
他的手指停在北平的位置:“而這里,才是真正的帝王之基。北控大漠,南撫中原,東臨渤海,西接太行。若將都城遷至北平……”
“燕王和寧王等藩王就將失去根基!”建文帝恍然大悟,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。
“不止如此?!碧K寧繼續(xù)分析,“遷都北平,朝廷可直接控制北方軍權,畢竟大明的強兵都在北方一線,各藩王將再無擁兵自重的資本。而且遷都過程需要十年、二十年,可以徐徐圖之,不會引發(fā)劇烈動蕩。在此期間,我們可以推行推恩令,讓藩王的子嗣均分封地,如此一代代分封下去,藩王的勢力自然削弱……”
建文帝在室內(nèi)來回踱步,顯然被這個提議深深打動:“可是……遷都耗費巨大,朝中反對聲音必然不少。齊泰他們一直主張速戰(zhàn)速決……”
“所以這需要皇兄力排眾議?!碧K寧正色道,“可以先從設立陪都開始,逐步遷移六部衙門,修建宮殿。待時機成熟,再正式遷都。如此一來,既不會引起藩王警覺,又能穩(wěn)步推進。”
建文帝越聽越興奮,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芒:“妙!真是太妙了!允熥,你果然是天縱奇才!若是你來做這個皇帝……”
“皇兄慎言!”蘇寧連忙制止,“臣弟只想安心養(yǎng)病,這等話萬萬不可再說?!?/p>
建文帝深深地看著弟弟,良久才道:“好!朕這就回去與齊泰他們商議。不過……”
他猶豫了一下,“允熥,此事關系重大,在朕做出決定前,切不可外傳?!?/p>
“臣弟明白?!?/p>
送走建文帝后,趙靈兒走進密室,擔憂地問:“王爺,您覺得皇上會采納遷都之議嗎?”
蘇寧望著建文帝離去的方向,輕嘆一聲:“難。齊泰、黃子澄等人急于求成,必定會極力反對。而建文帝……他缺乏力排眾議的魄力?!?/p>
“那您為何還要提出這個建議?”
“因為我要讓他知道,除了激進的削藩,還有更好的選擇。”蘇寧的目光變得深邃,“這樣將來燕王起兵時,他才會明白,今日的禍根,早在此時就已經(jīng)種下?!?/p>
果然,三日后,建文帝再次來訪,面帶愧色:“允熥,遷都之議……齊泰他們說耗費太大,而且遷都期間恐生變亂。所以……”
“所以還是要立即削藩?”蘇寧平靜地問。
建文帝無奈點頭:“不過朕會讓他們放緩步伐,先從幾個小藩王入手?!?/p>
看著建文帝離去的身影,蘇寧知道,歷史的車輪終究還是朝著既定的方向滾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