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后傳來一陣慌亂的響動,老門房趕緊扶住踉蹌的荀彧往旁側退去,驚得連花白的胡子都抖了幾抖。
門外的典韋聽得主公號令,那鐵塔般的身子猛地一沉,雙臂繃起虬結的肌肉,“咚”一聲撞在門上。木門劇烈震顫,門框吱呀作響,卻硬是沒被撞開。
這一下沒成,典韋黝黑的臉上像是罩了層寒霜——他這輩子還沒在“撞門”這事上栽過跟頭。周圍的親衛(wèi)都屏住了呼吸,誰都知道這位護衛(wèi)的性子,最受不得半點“嘲諷”,哪怕這嘲諷是門板“無聲”的反抗。
只見他往后噔噔噔退了三步,猛地扎下馬步,再一聲沉喝,整個身子如出膛的巨石般再次撞上去!
“哐當——!”
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,那扇還算厚實的木門應聲而塌,木屑混著塵土飛濺開來,露出門內慌亂的人影。
老門房縮在墻角,看著滿地狼藉,暗暗倒抽一口涼氣,心里直犯嘀咕:又是這尊煞神……只不過上次吩咐砸門的是那位驕縱的董家小姐,如今換成了聲威震天的涼王,這荀府的門,怕是修多少次都不夠折騰的。
馬超的靴底碾過散落的木屑,發(fā)出細微的咯吱聲,在寂靜的庭院里格外清晰。他停在門檻內側,目光穿過揚起的微塵,落在燭火映照的荀彧臉上。
燭光在荀彧錯愕的瞳孔里跳動,映得他鬢角的銀絲泛著一層冷光。這位素來以沉穩(wěn)著稱的謀士,此刻指尖微微發(fā)顫,顯然沒料到馬超會用這般直接的方式闖入——他原以為對方會在門外久立,或是拂袖而去,卻沒承想,這位涼王竟真的讓護衛(wèi)撞開了門。
“孟起……”荀彧下意識地開口,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。他想說“你何必如此”,卻在觸及馬超那雙銳利的眼睛時,把話憋了回去。那眼神里沒有平日的溫和,只有一種不容置疑的執(zhí)拗,像柄出鞘的劍,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絕。
馬超往前踏了半步,燭火的光暈在他臉上明明滅滅:“文若先生,我知道你在等什么。”他的聲音不高,卻帶著穿透人心的力量,“你等的是那個‘匡扶漢室’的機會,可如今漢室早已不是你我記憶里的模樣。”
荀彧的喉結動了動,終是垂眸道:“涼王深夜破門,就是為了說這些?”
“不止,”馬超道,目光掃過庭院里那株半枯的梅樹,“我來,是想讓你看看門外的世界。你困在這庭院里,守著那些舊禮舊制,可外面的人早就不看‘漢室’這兩個字了。他們看的是誰能讓田地里長出糧食,是誰能讓孩子不挨餓,是誰能讓戰(zhàn)死的士兵有家可歸?!?/p>
燭火突然“噼啪”爆了個燈花,照亮了荀彧驟然收緊的眉峰。他抬眼看向馬超,眼底翻涌著復雜的情緒——有震驚,有不甘,還有一絲被說中心事的慌亂。
馬超胸中怒氣翻涌,聲音陡然拔高,每一個字都像帶著火星,砸在寂靜的庭院里:“我知你有大才,可你將那一身才學埋在這深宅大院里,于天下何益?于百姓何益?”
他上前一步,目光如炬,直刺荀彧:“這天下亂成這般模樣,是我馬超造成的嗎?當年天子待我如何,天下人有目共睹,可中原混戰(zhàn),我?guī)讜r主動摻和過?”
“你睜大眼睛看看!西涼、并州被異族鐵蹄踐踏時,是誰帶兵打退了他們?這兩年,我不光守住了邊疆,更踏破草原,為被擄掠的大漢百姓報了血仇!”他的聲音帶著沙場的悍烈,“可你呢?整日閉門不出,對著殘卷空談忠義——你為這亂世做了什么?為那些在戰(zhàn)火里掙扎的百姓做了什么?”
“恢復大漢榮光?”馬超冷笑一聲,語氣里滿是沉痛,“恢復了又能如何?就能讓流離的百姓回家?就能讓餓死的孩子活過來?造成這亂世的,是那些爭權奪利的世家門閥,是他們相互傾軋,才攪得朝政糜爛!可到頭來,受苦的是誰?是百姓!”
他指著門外,聲音里帶著一種近乎嘶吼的懇切:“你為什么就不肯睜眼看看?為什么不想辦法破了這死局?我馬超畢生所求,從來不是什么至高無上的權位,是讓天下百姓有飯吃、有衣穿,能安穩(wěn)睡個好覺!”
“而你所謂的‘天下’,不過是世家門閥繼續(xù)把控一切,百姓上天無路、入地無門的慘象!就算恢復了那樣的大漢,又有什么意義?”
一番話擲地有聲,震得燭火劇烈搖晃,也震得荀彧臉色煞白,連連后退半步,撞在身后的廊柱上。他張了張嘴,想反駁,卻被馬超眼中那股滾燙的憤怒與悲憫堵得說不出話來——那些話像一把鈍刀,剖開了他固守的“忠義”外殼,露出底下早已潰爛的現(xiàn)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