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1章歸途路(下)在洞庭湖畔休整一夜,次日便搭乘渡船過湖。
浩渺的湖水,開闊的視野,讓久居書院的兩人都覺心胸一暢。
渡過洞庭,繼續(xù)北上,進入荊州府地界。
荊州古城,歷史悠久。王明遠和狗娃并未過多游覽古跡,心思多半還是放在了“吃”上。
“三叔,聽李茂叔說荊州魚糕是一絕,用魚肉做的糕?我還沒吃過呢!”狗娃看著路邊的食攤,滿眼好奇。
于是,一碗熱氣騰騰的荊州魚糕湯便端了上來。魚糕色澤潔白,口感細膩軟糯,帶著魚的鮮味卻又無刺,湯頭清淡鮮美。
狗娃呼嚕嚕喝了一大口,眼睛亮了:“嘿!真鮮!這玩意好,沒刺,豬妞和小豬娃肯定愛吃!”
王明遠笑著點頭,心里盤算著,回去時或許可以帶些干制的魚糕。
接下來幾日的飯食,他們嘗了荊沙甲魚,肉質(zhì)肥美膠質(zhì)豐富;吃了千張扣肉,豆皮吸飽了肉汁,咸香下飯。但最得兩人歡心的,卻是一道看似普通的排骨蓮藕湯。
店家選用的是粉糯的湖塘藕,與精排一同放入陶罐,小火慢煨良久。端上桌時,湯色微濃,香氣四溢。排骨燉得軟爛脫骨,蓮藕粉糯拉絲,湯味醇厚甘甜,帶著藕特有的清香。
“這湯真好喝!”狗娃連喝了兩大碗,額頭上冒出細汗,一臉滿足,“又香又甜,暖呼呼的,舒服!三叔,這湯我得學學,冬天給爺奶燉著喝,肯定好!”
王明遠也覺得這湯滋味極佳,質(zhì)樸而溫暖,讓人想起家的味道。
離開荊州,北上便是襄陽府。再次來到這座城池,兩人都熟門熟路了些。
狗娃心心念念著三年前吃過的那家堿水面,又去光顧了一次,唏哩呼嚕吃得痛快。王明遠則對一道襄陽纏蹄很感興趣,將豬蹄精心鹵制后以細繩緊密纏繞定型,切片冷食,口感筋道,鹵香入味,是極好的下酒菜。
他們還嘗了棗陽的酸漿面,面條爽滑,酸漿開胃,別有一番風味。只是狗娃咂咂嘴,略有遺憾:“好吃是好吃,就是要是能再辣點就更美了……”
王明遠聞言,心中微動,想起車上占據(jù)行李一半的各式辣椒,有干辣椒段,辣椒粉,還有腌辣椒,辣椒醬,都是狗娃這兩年的辛苦成果。若有辣椒,這酸漿面的風味層次定然能更上一層樓。
他也想起了前世那碗紅油赤醬、香辣撲鼻的襄陽牛肉面,可惜在這個牛是重要農(nóng)耕畜力、輕易不得宰殺的時代,那般滋味,注定難以尋覓。
繼續(xù)北上,進入豫西地界,地貌和氣候也開始有所變化。
在南陽府,他們不光吃了三年前吃過的南陽窩子面和胡辣湯,還品嘗了名聲在外的方城羊肉燴面。
大碗寬湯,羊肉爛而不膻,面片筋道,湯濃味鮮,在這舟車勞頓的旅途吃上一碗,渾身舒坦。狗娃尤其喜歡那烙得酥香的博望鍋盔,掰碎了泡在燴面湯里,吸飽了湯汁,吃得無比滿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