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別君河初滿:直接點明與友人分別的情景,“河初滿”說明分別時河水剛剛漲滿,以河水的盈滿暗示離情的濃厚。水在古代詩詞中常被用來比喻情感,這里滿溢的河水象征著詩人與友人分別時內(nèi)心滿溢的不舍之情。
-
思君月屢空:“思君”表明對友人的思念之情?!霸聦铱铡?,“屢”表示多次,“空”字用得極為精妙,一方面指月亮多次由圓變?nèi)?,時光不斷流逝;另一方面,“空”也傳達出詩人因思念友人而內(nèi)心產(chǎn)生的空虛、失落之感。此句通過時間的推移,強調(diào)了詩人對友人的思念隨著歲月流逝而愈發(fā)濃烈。
4。
折桂衡山北,摘蘭沅水東
-
折桂衡山北:“折桂”在古代文化中有多重含義,常象征著獲得功名、美好事物或表達對他人的祝福。“衡山北”點明地點。詩人在衡山之北折下桂枝,這一行為可能蘊含著對友人的美好祝愿,希望友人能夠獲得成功、幸福,也可能是以折桂這一美好舉動來寄托自己對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-
摘蘭沅水東:“蘭”在傳統(tǒng)文化中代表著高潔的品格、美好的情感。“沅水東”指明地點。詩人在沅水之東摘下蘭花,同樣是借蘭花這一美好意象來傳達自己對友人的深情厚誼,以蘭花的高潔象征友人的美好品質(zhì),或借此表達自己對友人純潔的思念。
5。
蘭摘心焉寄,桂折意誰通
-
蘭摘心焉寄:詩人已經(jīng)摘下了蘭花,卻發(fā)出“心焉寄”的疑問,即不知道將自己內(nèi)心的這份深情寄托到何處。此句將詩人的無奈與惆悵之情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盡管有美好的心意,卻因與友人的分離而無法傳達。
-
桂折意誰通:同樣,詩人折下桂枝后,也不知該向誰去傳達這份心意?!耙庹l通”進一步強化了詩人無法與友人互通情意的苦悶,將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推向了更深層次,使讀者深切感受到詩人內(nèi)心深深的遺憾與牽掛。
……
句譯:
1。
孤煙起新豐,候雁出云中
-
新豐之地,一縷孤煙裊裊升起,云中,遷徙的大雁翩翩飛出。
2。
草低金城霧,木下玉門風(fē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