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何偃書
王僧達
仆以不才,謬蒙時遇,內(nèi)不能避寵招譏,外不能宣力效用,恒寢丘園,弋釣為娛。方爾時也,不知丹青之妙,匹以工錘;珪璋之麗,侔以明月。及其躡筋力,蹙患殷憂,形魂分張,神氣哀竭,豈復能與足下周旋談笑,極當年之盛邪?
今雖王道鴻鬯,或有激朗于天表,必欲偃蹇高驤,自求多福;追念生平,眇然何適!且當更與才賢,周旋當世。夫道有屈伸,故衣錦有有時而不遇,是以謹疾退躬,以全私愿。若天假其年,還敘舊好,否泰榮悴,不干懷抱。
……
賞析:
《與何偃書》是王僧達寫給何偃的書信,通過對自身經(jīng)歷、心境的敘述,展現(xiàn)了他在仕途與人生抉擇上的思考,文風真摯深沉,情感復雜細膩。
一、內(nèi)容主旨
1。
自我剖析與無奈感慨:開篇王僧達以“仆以不才,謬蒙時遇”的謙辭,道出自己雖獲機遇卻覺自身才能不配的忐忑?!皟?nèi)不能避寵招譏,外不能宣力效用”表明他在朝廷中的尷尬處境,既因受寵遭諷,又自覺未能為朝廷盡力,內(nèi)心滿是無奈。這種對自身在官場表現(xiàn)的反思,揭示出其在仕途上的迷茫與掙扎。
2。
田園生活的向往與心境轉(zhuǎn)變:“恒寢丘園,弋釣為娛”描繪了他對田園生活的喜愛,在田園中,他對世俗所看重的“丹青之妙”“珪璋之麗”等事物不再執(zhí)著,心境發(fā)生了顯著變化。然而,“躡筋力,蹙患殷憂,形魂分張,神氣哀竭”又表明現(xiàn)實的壓力和憂患讓他身心俱疲,即便向往田園,卻仍難以擺脫塵世煩惱。
3。
人生抉擇與豁達態(tài)度:面對當下“王道鴻鬯”的局勢,有人“偃蹇高驤,自求多?!保跎_選擇不同道路。他決定“謹疾退躬,以全私愿”,即退隱以成全自己的心愿,若能長壽,還希望與友人重敘舊好,且將人生的“否泰榮悴”置于度外,體現(xiàn)出一種歷經(jīng)波折后的豁達與對自我追求的堅守。
二、藝術特色
1。
情感真摯,直抒胸臆:文章毫不掩飾地表達作者內(nèi)心的矛盾、無奈、疲憊與堅定等復雜情感。如對在朝困境的敘述,對田園生活的向往,以及對人生抉擇的思考,皆直白坦率,讓讀者能真切感受到其心路歷程,極易引發(fā)共鳴。
2。
對比映襯,凸顯心境:將田園生活的閑適與官場的煩惱憂患進行對比。田園中對世俗珍貴之物的淡泊,與官場中因?qū)櫽龊拓熑螏淼膲毫π纬甚r明反差,突出作者心境變化,強化對仕途厭倦與對寧靜生活渴望的表達。
3。
語言質(zhì)樸,表意深刻:文字質(zhì)樸平實,無過多華麗雕琢。但簡潔語句背后蘊含深刻人生感悟與復雜情感。如“豈復能與足下周旋談笑,極當年之盛邪?”以簡單問句,傳達出今非昔比的感慨與對往昔情誼的懷念,意味深長。
……
解析:
1。
仆以不才,謬蒙時遇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