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。
嗟乎若士,望古遙集,韜此洪族,蔑彼名級:
唉,像陶淵明這樣的人,追慕古代的賢人,隱藏自己出身大族的身份,輕視那些功名官爵。
3。
睦親之行,至自非敦,然諾之信,重于布言:
他和睦親族的行為,出于自然而非外力督促;他信守諾言,比季布的話還重要。
4。
廉深簡潔,貞夷粹溫,和而能峻,博而不繁:
他廉潔深沉,簡約高潔,堅貞平和,純粹溫良,溫和之中又有峻峭的一面,學識廣博卻不繁瑣。
5。
依世尚同,詭時則異,有一于此,兩非默置:
依順世俗就會隨波逐流,違背時俗就會被視為怪異,這兩種情況只要有其一,都不能默然置之。
6。
豈若夫子,因心違事,畏榮好古,薄身厚志:
哪里像陶淵明先生,順應自己的內(nèi)心而違背世俗之事,害怕榮耀,喜好古風,輕視自身,看重志向。
7。
世霸虛禮,州壤推風,孝惟義養(yǎng),道必懷邦:
當世的霸主對他虛心以禮相待,州郡的長官推重他的風范,他以義行奉養(yǎng)雙親,心中不忘國家。
8。
人之秉彝,不隘不恭,爵同下士,祿等上農(nóng):
人秉承著常性,他既不拘謹也不傲慢,他的爵位如同下等的士人,俸祿和上等的農(nóng)夫相等。
9。
度量難鈞,進退可限,長卿棄官,稚賓自免:
人的胸懷氣量難以衡量,出仕與歸隱卻有跡可循。司馬相如棄官而去,鄭樸自己辭去官職。
10。
子之悟之,何悟之辨:
你能領悟到這些道理,你的領悟是多么透徹啊。
11。
賦辭歸來,高蹈獨善:
他寫下《歸去來兮辭》,遠離塵世,獨善其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