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4。
下官聞匹夫一眚,尚致天地之誅;一婢一妾,猶能引決。
-
翻譯:下官我聽聞普通人犯一點小錯,尚且會招致天地的懲罰;一個婢女或一個侍妾,受辱時尚且能自殺明志。
35。
況在下官,少蒙教義,方欲埋魂幽壤,斷骨深泉,豈曰圖身,慮在廉恥。
-
翻譯:何況下官我自幼接受教誨,寧愿將魂魄埋葬在幽僻的土壤,將骨頭深埋在深深的泉下,這哪里是為了保全自身,而是考慮到廉恥。
36。
何至一旦,因于圖圄,此蓋所以仰天拊心,泣盡而繼之以血者也。
-
翻譯:何至于突然有一天,就身陷牢獄,這就是我之所以仰天捶胸,淚盡而繼之以血的原因啊。
37。
下官嘗覽載籍,見自古君臣之際,蒙禍罹辜,未有不由此者。
-
翻譯:下官我曾經(jīng)閱覽典籍,發(fā)現(xiàn)自古以來君臣之間,臣子遭受災禍、蒙受冤屈,沒有不是因為這些原因的。
38。
是以忠臣結舌,烈士扼腕,豈不以生輕鴻毛,義重泰山者乎?
-
翻譯:因此忠臣不敢說話,烈士憤怒嘆息,難道不是因為他們認為生命輕如鴻毛,而正義重如泰山嗎?
39。
夫然,則烈士伏死而不顧,忠臣沉身而無悔。何則?欲徇主以成名,欲報恩而死節(jié)也。
-
翻譯:正因為如此,烈士不惜犧牲生命也義無反顧,忠臣舍身也不后悔。為什么呢?是想要為君主獻身而成就美名,想要報答君主的恩情而堅守氣節(jié)。
40。
向使下官事非其虛,罪得其實,亦當鉗口吞舌,伏匕首以殞身,何以見齊魯奇節(jié)之士,燕趙悲歌之人乎?
-
翻譯:假使下官我的事并非冤枉,罪行屬實,我也會閉口不言,吞舌自殺,伏在匕首上結束生命,又怎么能像齊魯有奇節(jié)的義士、燕趙悲歌的豪杰那樣堅守正義呢?
41。
方今圣歷欽明,天下樂業(yè),青云浮雒,榮光塞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