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尋遐怪極,則知耳目驚:
-
解析:“遐”表示遠方,“怪極”指奇異到極致的景象。這兩句是詩人的感慨,意思是如果不來到這遠方探尋廬山香爐峰這般奇異至極的景象,就不會知道自己的耳目會受到如此強烈的震撼。此句總結前文對廬山香爐峰奇幻景色的描寫,強調了廬山香爐峰景色的獨特與震撼人心,也從側面反映出詩人對大自然神奇景觀的驚嘆之情。
7。
日落長沙渚,曾陰萬里生:
-
解析:“長沙渚”指長沙附近的江中小洲。詩人站在廬山香爐峰上,極目遠眺,看到夕陽緩緩落下,余暉灑在長沙的江渚之上?!霸帯奔磳雨?,指層層疊疊的陰云。隨著太陽的落下,層層陰云在萬里天空中彌漫而生。這兩句從時間和空間上拓展了詩歌的視野,由近及遠,描繪出一幅宏大的日落云生圖,營造出一種雄渾、壯闊而又略帶蒼茫的氛圍,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宇宙的浩瀚,為下文詩人情感的抒發(fā)做鋪墊。
8。
藉蘭素多意,臨風默含情:
-
解析:“藉蘭”意為以蘭草為席,蘭草在古代文化中象征著高潔、典雅。詩人以蘭草為席,暗示自己內心的高潔志趣?!八囟嘁狻北砻髟娙讼騺砭陀兄T多思緒情感?!芭R風”即迎著風,“默含情”描繪出詩人默默含情,在風中思緒萬千的情景。這里詩人借景抒情,通過以蘭為席、臨風含情的舉動,含蓄地表達出自己內心復雜的情感,或許是對廬山美景的感慨,或許是對人生的思考,使情感表達更加委婉深沉。
9。
方學松柏隱,羞逐市井名:
-
解析:“方”表示正要,“學松柏隱”是說詩人正要學習松柏,歸隱山林。松柏四季常青,傲霜凌雪,常被視為隱士高潔品格的象征。“羞逐市井名”則表明詩人對追逐市井中的虛名感到羞愧。此句直接表明詩人的志向,他向往像松柏一樣,遠離塵世的喧囂與名利,歸隱山林,保持內心的高潔,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世俗名利的不屑。
10。
幸承光誦末,伏思托后旌:
-
解析:“幸”體現幸運之意,“承光誦末”指有幸能夠在冠軍建平王的華美詩篇之后附和?!胺肌北硎緝刃陌底运伎?,“托后旌”則是希望能托身于建平王的旌旗之后,意味著詩人愿意追隨建平王。這兩句既表達了詩人對建平王詩作的贊賞,又委婉地傳達出自己愿意在其麾下,追隨他的風雅,展現了詩人在表達個人志向的同時,對建平王的尊崇與追隨,使詩歌在結構上完整地回應了隨王登山這一背景。
句譯
1。
廣成愛神鼎,淮南好丹經:廣成子喜愛那煉丹的神鼎,淮南王偏好于求仙的丹經。
2。
此山具鸞鶴,往來盡仙靈:這座廬山香爐峰上有鸞鳥仙鶴,往來其間的都是仙風道骨的神靈。
3。
瑤草正翕赩,玉樹信蔥青:瑤草正開得光彩燦爛,玉樹果然是蔥蘢青翠。
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