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中詩十六章·其十一
潘岳
蠢爾戎狄,敢仇大邦。
方命虐族,規(guī)此畿疆。
我皇悼之,振武靈威。
截彼西戎,殲其渠魁。
龍旗電舒,戈矛彗集。
獫狁雖狡,其亡匪忒。
剖符受玉,王爵是錫。
既匡西土,亦獎乃績。
……
賞析:
《關中詩十六章·其十一》聚焦晉朝與戎狄的沖突,生動展現(xiàn)了晉朝面臨的邊疆危機、皇帝的應對舉措以及對勝利的期望與對功臣的獎賞,反映出當時緊張的局勢和詩人對國家抵御外敵的關注與期盼。
一、主題思想
1
譴責戎狄的侵略行徑:開篇“蠢爾戎狄,敢仇大邦。方命虐族,規(guī)此畿疆”,詩人以嚴厲的口吻,表達對戎狄的輕蔑與譴責。指出戎狄不僅膽大妄為與晉朝為敵,還違背命令、欺壓其他民族,妄圖侵占晉朝京城周邊的核心區(qū)域,突出其侵略行為的囂張與惡劣,揭示晉朝面臨的嚴峻外部威脅。
2
彰顯皇帝的御敵決心:“我皇悼之,振武靈威。截彼西戎,殲其渠魁”,描繪皇帝對戎狄侵略痛心疾首,隨即決定振作武力,展現(xiàn)神靈般的威嚴,不僅要攔截西戎的進犯,更要殲滅其首領。這充分體現(xiàn)皇帝堅決捍衛(wèi)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的決心,表明晉朝不會坐視戎狄的侵略,必將積極應對。
3
描繪戰(zhàn)斗場景與勝利信心:“龍旗電舒,戈矛彗集。獫狁雖狡,其亡匪忒”,詩人用生動的筆觸勾勒出晉軍出征時的壯觀場面,軍旗如閃電般展開,兵器如彗星般聚集,展現(xiàn)出軍隊的強大氣勢。盡管承認獫狁(代指戎狄)狡猾,但堅信其滅亡指日可待,表達出對晉軍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。
4
強調(diào)對功臣的獎賞:“剖符受玉,王爵是錫。既匡西土,亦獎乃績”,表明在成功平定西邊領土的局勢后,皇帝將通過剖符、賜玉等方式,賜予功臣王爵,對其功績予以嘉獎。這既體現(xiàn)了皇帝對功臣的重視與感激,也反映出晉朝激勵臣子保衛(wèi)國家的機制,強調(diào)了獎賞在國家治理和軍事行動中的重要作用。
二、藝術特色
1
對比與襯托:將戎狄的“蠢”“狡”與晉軍的強大氣勢、皇帝的英明決策進行對比,以戎狄的惡劣與狡猾襯托出晉朝應對的正義性、合理性以及強大實力,增強詩歌的表現(xiàn)力,突出主題。
2
生動的意象與夸張手法:運用“龍旗電舒,戈矛彗集”這樣富有表現(xiàn)力的意象,通過“電舒”“彗集”等夸張描寫,生動展現(xiàn)晉軍出征時的壯觀場景和強大軍威,使讀者如臨其境,感受到戰(zhàn)爭的緊張氛圍,增強詩歌的感染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