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亡詩三首其一
潘岳
荏苒冬春謝,寒暑忽流易。
之子歸窮泉,重壤永幽隔。
私懷誰克從?淹留亦何益。
僶俛恭朝命,回心反初役。
望廬思其人,入室想所歷。
幃屏無髣髴,翰墨有余跡。
流芳未及歇,遺掛猶在壁。
悵恍如或存,回遑忡驚惕。
如彼翰林鳥,雙棲一朝只。
如彼游川魚,比目中路析。
春風緣隙來,晨溜承檐滴。
寢息何時忘,沉憂日盈積。
庶幾有時衰,莊缶猶可擊。
……
賞析:
潘岳的《悼亡詩三首·其一》是中國古代悼亡詩中的經(jīng)典之作,以其真摯深沉的情感、細膩入微的描寫和獨特的藝術(shù)手法,生動地展現(xiàn)了詩人對亡妻的深切思念與悲痛之情。
一、主題情感
1
深情悼念亡妻:整首詩圍繞對亡妻的悼念展開,從時光流逝引發(fā)對妻子離世的感慨,到屋內(nèi)遺物勾起的回憶,再到以鳥魚作比傾訴孤獨,無不飽含著詩人對妻子的深情厚意。詩人通過細致描繪生活場景與內(nèi)心感受,將這種生死相隔的悲痛展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如“望廬思其人,入室想所歷”,真切地傳達出對亡妻的深切思念。
2
表達人生無常之嘆:詩中借妻子的亡故,抒發(fā)了對人生無常的感慨?!败筌鄱褐x,寒暑忽流易”,時光的迅速流逝與妻子的突然離世形成鮮明對比,強化了生命脆弱、世事無常的主題,使讀者深刻感受到詩人面對命運無常的無奈與哀傷。
3
展現(xiàn)內(nèi)心矛盾掙扎:詩人在詩中流露出在悲痛中試圖自我解脫的內(nèi)心掙扎。一方面,他無法抑制對亡妻的思念,“寢息何時忘,沉憂日盈積”,痛苦如影隨形;另一方面,又希望能像莊子一樣超脫,“庶幾有時衰,莊缶猶可擊”,這種矛盾心理真實地反映了他在面對巨大悲痛時的復雜情感。
二、藝術(shù)特色
1
觸景生情,情景交融:詩人巧妙地將情感融入對環(huán)境和事物的描寫中。如“春風緣隙來,晨溜承檐滴”,本是春日里平常的景象,在詩人眼中卻增添了無盡的凄涼,春風與檐滴的景象觸動了他對亡妻的思念,以樂景寫哀情,更顯其哀。屋內(nèi)妻子的遺物“幃屏無髣髴,翰墨有余跡。流芳未及歇,遺掛猶在壁”,這些場景的描繪無不引發(fā)詩人對亡妻的思念,情景相生,營造出濃厚的哀傷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