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。
承蒙前代圣王的清言教誨,說天道對人沒有親疏之分;秉持純一之道作為借鑒,總是輔助善良、保佑仁愛之人。
32
夷投老以長饑,回早夭而又貧;傷請車以備槨,悲茹薇而殞身。
伯夷到老一直忍受饑餓,顏回過早夭折而且貧困;為顏淵請求車駕來置辦棺槨而悲傷,為伯夷叔齊采薇而死感到哀傷。
33
雖好學與行義,何死生之苦辛!
雖然他們好學且踐行道義,為何生死的遭遇如此痛苦艱辛!
34
疑報德之若茲,懼斯言之虛陳。
懷疑所謂上天回報善人的說法竟是如此,害怕這種說法只是虛妄之言。
35
何曠世之無才,罕無路之不澀。
為何歷經久遠的時代卻沒有賢才得遇明主,很少有道路不坎坷難行。
36
伊古人之慷慨,病奇名之不立。
古人之所以慷慨激昂,是憂慮不能樹立非凡的名聲。
37
廣結發(fā)以從政,不愧賞于萬邑。
李廣從年輕時就開始從政,其功績足以獲得萬戶侯的獎賞。
38
屈雄志于戚豎,竟尺土之莫及。
他在宦官面前壯志難酬,最終連一尺土地的封賞都沒有得到。
39
留誠信于身后,動眾人之悲泣。
他留下的誠信在身后,感動眾人悲痛哭泣。
40
商盡規(guī)以拯弊,言始順而患入。
商鞅盡心謀劃以拯救國家的弊端,進言開始被采納,隨后災禍卻降臨。
41
奚良辰之易傾,胡害勝其乃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