補亡詩·南陔
束皙
循彼南陔,言采其蘭。
眷戀庭闈,心不遑安。
彼居之子,罔或游盤。
馨爾夕膳,潔爾晨餐。
循彼南陔,言采其棘。
眷戀庭闈,心不遑極。
有獺有獺,在河之涘。
凌波赴汨,噬魴捕鯉。
嗷嗷林烏,受哺于子。
養(yǎng)隆敬薄,惟禽之似。
勖增爾虔,以介丕祉。
……
賞析:
《補亡詩·南陔》是束皙為補《詩經(jīng)·小雅》中亡佚之篇所作,詩歌圍繞孝道這一主題,以細膩筆觸和豐富意象,展現(xiàn)了對父母的眷戀與對踐行孝道的勸勉。
一、主題思想
1。
抒發(fā)對父母的眷戀與牽掛:詩的開篇“循彼南陔,言采其蘭。眷戀庭闈,心不遑安”,借采摘蘭花的行為,將對父母的思念之情具象化。沿著南陔行走的舉動,營造出一種悠遠、綿長的思念氛圍,傳達出因與父母分離而內心不安的情緒,深刻地表達了對父母的深深眷戀。
2。
強調孝道的具體實踐:“彼居之子,罔或游盤。馨爾夕膳,潔爾晨餐”明確指出,為人子女不應貪圖安逸游樂,而要專注于為父母精心準備飲食,從日常生活的細節(jié)入手,強調孝道需體現(xiàn)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中,反映出傳統(tǒng)孝道觀念中對贍養(yǎng)父母的具體要求。
3。
以物喻人,倡導孝道精神:詩中引入水獺捕魚育子和烏鴉反哺的意象。水獺為養(yǎng)育幼崽辛勤捕魚,烏鴉幼鳥懂得反哺老鳥,與人類有時“養(yǎng)隆敬薄”的現(xiàn)象形成鮮明對比。詩人借此批判人類在孝道踐行上的不足,倡導人們不僅要在物質上贍養(yǎng)父母,更要在精神上敬重父母,提升對孝道的理解和實踐深度。
4。
勸勉提升孝道以獲福報:“勖增爾虔,以介丕祉”表達了詩人勸勉人們要更加虔誠地奉行孝道,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大福報。這不僅體現(xiàn)了對孝道的重視,還反映出當時社會將孝道與個人福祉相聯(lián)系的觀念,強調了孝道在社會道德和個人命運中的重要地位。
二、藝術特色
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