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
洪流何浩蕩,修芒郁苕苕
-
解析:詩人的視線從南方收回,看到眼前的景象:浩浩蕩蕩的洪流奔騰不息,“何”字加強了對洪流氣勢的感嘆。“修芒郁苕苕”描繪出修長的芒草生長得郁郁蔥蔥,連綿不絕的樣子。這兩句自然景色的描寫,一方面展現(xiàn)了大自然的壯美與生機,另一方面也可能借景抒情,暗示詩人內(nèi)心如洪流般的波瀾起伏,以及對未來如芒草般綿延的思緒。
13
誰謂晉京遠?室邇身實遼
-
解析:詩人發(fā)出疑問,誰說晉京路途遙遠呢?表面上看,距離或許并不遙遠,“室邇”即住所看似很近。然而“身實遼”表明實際上自己身處河朔,與晉京在心理和現(xiàn)實層面都產(chǎn)生了較大的距離感。此句深刻地表達出詩人雖對晉京(都城)仍有眷戀,但因身處異地,已產(chǎn)生了一種疏離感,突出了在異地任職的孤獨與對過去都城生活的懷念。
14
誰謂邑宰輕?令名患不劭
-
解析:詩人再次發(fā)出反問,誰說縣令這個職位微不足道呢?“邑宰”指縣令,詩人認為不應輕視這一職位。“令名患不劭”表達出詩人所擔憂的是自己的美好名聲不能變得更加美好、高尚。此句體現(xiàn)出詩人對自身職責的重視,盡管擔任的是地方小官,但仍期望能有所作為,通過努力建立良好的聲譽,反映出他積極向上的從政態(tài)度。
15
人生天地間,百年孰能要?
-
解析:此句以宏觀的視角感慨人生,人生活在天地之間,“百年”指代人的一生,“孰能要”意思是誰能要求自己一定活到百歲呢,強調(diào)了人生的短暫與生命的有限性,引發(fā)讀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深入思考。
16
責重山岳,誰能為我挑?
-
解析:詩人將自己肩負的責任比作山岳,形象地突出責任之重大。“誰能為我挑?”以反問的形式,表達出在這份沉重責任面前,詩人意識到無人能替自己承擔,體現(xiàn)出他對職責的深刻認識和勇于擔當?shù)木瘢瑫r也流露出在責任重壓下的感慨。
17
寄言攝生客,試用此道推
-
解析:“攝生客”指那些注重養(yǎng)生、追求長生的人。詩人寄語這些人,不妨試著用自己對人生的這些感悟和思考去推理、審視人生。此句不僅是對前文關于人生短暫、責任重大等思考的總結,還將自己的感悟推廣開來,引發(fā)更廣泛的對人生價值和責任的思考,使詩歌的主題得到進一步深化。
……
句譯:
1
微身輕蟬翼,弱冠忝嘉招
-
翻譯:我身份卑微如同蟬翼,二十歲時愧受美好的征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