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歲時攥著的那根融化的冰棍,甜膩的氣息還凝在光的褶皺里,
四十歲在手術(shù)室外等待的那片灰紫,光紋里抖落著消毒水的澀味;甚至有團微弱的金光,裹著嬰兒時期的啼哭,那是他最初的模樣。
有團光慢慢靠過來,是二十歲的他,剛在創(chuàng)業(yè)計劃書上簽下名字,
光暈邊緣還沾著廉價咖啡的焦香。兩團光輕輕相觸的瞬間,林天忽然聽見了聲音—不是耳朵聽到的那種,而是光的頻率共振出的低語。
后來成了嗎二十歲的光顫了顫,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急切。
林天的光晃了晃,沒有直接回答。他讓自己的光里浮起五十歲時工廠拆遷的畫面,銹跡斑斑的機器旁,
他正和老員工們笑著合影。那團二十歲的光先是一暗,隨即漾開一圈欣喜的漣漪。原來失敗不是終點,那份莽撞的熱忱,早已融進后來每一次重新站起的勇氣里。
遠(yuǎn)處,那團抱著離婚協(xié)議的藍光還在打轉(zhuǎn)。林天的光慢慢游過去,這一次,他沒有急于用溫暖去包裹,
只是靜靜地陪在旁邊。藍光里的雨夜霓虹漸漸淡了,浮現(xiàn)出多年后在街角偶遇前妻的畫面她牽著孩子,
笑著說好久不見他點頭,心里是釋然的風(fēng)。藍光輕輕蹭了蹭他的唇,像一聲遲來的嘆息,卻帶著暖意。
他開始明白,編織星圖不是要抹去那些尖銳的棱角,而是讓每個棱角都成為彼此的支撐。十七歲沒送出去的情書,
光里的白襯衫漸漸和四十歲時女兒穿校服的身影重疊;失去親人的銀白,
慢慢暈染出教孫子疊紙船時的柔和;就連那片病危通知書的灰光,也開始透出病房窗外第一縷晨光的淺金。
暗褐色的波浪又一次起伏,比之前更溫柔些。光流帶著所有的林天向前蠕動,沒有誰掉隊,也沒有誰突兀。
林天感覺自己的光在慢慢變得豐盈,那些曾經(jīng)以為孤立的瞬間,都成了星圖上彼此連接的星軌。
他忽然想起很久前聽過的一句話:所謂永恒,不過是所有瞬間在彼此的記憶里永遠(yuǎn)活著。
此刻,他的光與無數(shù)光融為一體,在這片寂靜里,隨著深淵的呼吸輕輕起伏。
沒有起點,沒有終點,只有無盡的流動與編織。而他,既是編織者,也是被編織的一部分,在這幅永恒的星圖里,永遠(yuǎn)明亮,永遠(yuǎn)恰到好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