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。。。前頭的確是咱拿錢買的蛋,可后頭照料的活不都是你們做的?這一趟趟地送進來花的不也是力氣?前頭幾個月就當我們厚臉皮,白吃白占了,今后該算錢算錢,不然咱們心里也過意不去。”王氏勸道。
“是啊,田叔,以后咱們合作的時間長著呢,總不能一直不收錢。就算您愿意,村子里也未必高興,何況如今正需要錢呢?再說我們買別人家的也要花,您就收著吧!”沈云姝也道。
隨行的幾人似乎想說什么,但到底沒開口。
如她所說,前頭幾個月村子里送了許多菜蔬雞鴨蛋魚,凡是有好東西好出息都是第一時間緊著她們,足夠了。不可能永遠不收錢的。
田叔想了想村里的情況,嘆了口氣,到底把錢收了。
“眼下村子里確實還有些難,待過一兩年松快些了,這些錢肯定是不能收的。沒有大嫂子的幫襯,咱們?nèi)缃衽率嵌拣I死了,這份恩情,我們都記在心里?!?/p>
“到時候再商量嘛,先拿著去添些要用的,我看那治風寒的草藥也得多備些,保不齊也得漲價。”
“噯,我這就去看看?!?/p>
田叔也覺得有道理,當下鄭重應了。王氏抓了幾個早上做的肉餅包上,送他們出了門。
沈云姝看著那堆成一座小山的各式菜蔬,深吸了一口氣。
活又來了!
接下來幾天,沈云姝就是不斷地制作菜干。
切片,窯爐烘干,包一塊木炭一起放入瓦罐保存。一小部分還要研磨成粉,近期備用。
烘干和磨粉兩個步驟都很耗時,鋪子里所有人手都把空閑時間投入到此項工作中,就連段修文放學過來,也是先幫著干會活再吃東西。
沈云姝物盡其用,連青蘿卜皮都刮下來作了綠色染料,導致家里一連幾頓吃燉蘿卜燒蘿卜釀蘿卜涼拌蘿卜絲,還腌了一大甕的蘿卜干。
四天后,總算收工了。沈云姝看著墻角新增的幾甕菜干,滿滿的安全感。這個儲存量,撐過這個冬天應該不成問題。
這頭忙完,李家弄的沈記分號也在一串爆竹聲中正式開業(yè)了。
看到牌匾上“沈記喜點”字樣,圍觀的人群立刻想到了青果巷那家賣花餑餑的同名店,當即詢問起兩者關系。待得知就是那家的分店后,皆是一陣興奮和議論。
“咱這家小店專做喜字饅頭,價格實惠,一個也能賣,百個也能賣,做的東西同我那家是一樣的,還望鄉(xiāng)親們多捧捧場!”王氏笑呵呵地招呼。
“當真一個也能賣?”人群里有人高聲問道。
“賣!咱們開這小店就是想著多做些,讓大伙都能買著,一個兩個都賣!”王氏爽朗回答。
“那敢情好啊,我聽說那饃塔可貴了,要好幾兩銀子,這一個兩個的,咱總買得起了!”幾個婦人拍手道。
人群迅速議論開來。花餑餑好看有面,誰家辦事不想置辦些?但二兩起步的價格讓不少平民之家望而卻步,如今放低了門檻,大家心里頓時火熱起來,都盤算起最近家里有什么場合能買些回去的。
如此,小小鋪子的開業(yè)也熱鬧非凡,王氏又大方地把為開業(yè)專門做的招財饃塔分了出去,立時獲得好評無數(shù),消息傳出了好遠。
她這邊新店開張喜氣洋洋,那邊福祥記卻是前所未有的冷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