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紅旗一幫人,本就對今天的收獲期待滿滿。
眼下,連秦嬸自己都說,撿了大漏兒,一幫人心底的期待,更是被增強了幾分。
尤其是單楹秋,她就差拿出小本子來記錄了。
按照秦嬸的說法,這個擺攤的人,確實收了個大戶人家最后的老底兒。
那家人估摸著,老人全都不在了,年輕一輩壓根不懂這些。
好東西全當破爛給處理了,擺攤那人也算是摟著了。
可惜,那人眼力不行,或許是個合格的買賣人,但古玩的知識不夠,加上他那快進快出的身份,只能當個過路財神。
這一堆瓶瓶罐罐中間,不乏精品,尤其是之前和那人掰扯的青花梅瓶,是真真的康熙官窯,可不是賣貨那人說的成化官窯,更不是秦嬸當時說的民國仿款。
“你們看,這青花梅瓶畫的是枯枝花鳥,鳥呢,還翻白眼看人,猛一瞅,完全不合乎審美,下意識就覺得,這是民國那幫人瞎胡鬧折騰出來的,連騙人都不會。
還有這成化官窯的落款,更是不匹配,一眼假的東西。
可是,康熙年間八大山人的朱耷,他的畫風偏偏如此。
這人是明室后裔,本該是個貴族,可遇上了朝代更替,滿心憤懣。
所以他對當時的社會是心懷不滿的,偏偏又不敢說出來,說出來就是死嘛,于是就把這份不滿通過繪畫給表現(xiàn)出來了。
不光是他畫的鳥雀,就連鹿、魚之類的動物,全都是翻白眼看人。
這就是有意為之,不再是畫工或者見識不足了。
至于這落款就更有意思了,康熙這人吧,他迷信的很。
他認為瓷器易碎,落了款之后,東西碎了不吉利,所以他不讓在瓷器上寫款。
倒是有不少寄托款,大明宣德年制、大明成化年制、大明嘉靖年制這三個落款最多。
打這,成化年制的落款,也就算對上了。
當然,這些條件想要串起來,還得是因為,這件青花梅瓶它本身的彩釉胎體啥的,全都沒毛病,我才能確認它是真品,還是朱耷畫的真品。
這些東西是相互印證的,并非單獨一項就能確認,眼下是沒人折騰這些,民國的時候,還是有不少作假的高手的?!?/p>
秦嬸這番話,聽的張紅旗幾個又迷糊又佩服的,也就是單楹秋大概聽懂了,但讓她自己實操,估計還是夠嗆。
當然,一件青花梅瓶還不至于讓秦嬸把三十二件東西全給包圓。
真正讓她動心的,則是一件堪稱國寶白瓷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