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再來一次!再安排一條舌頭,到淮西武勛們面前曉以利害,說明此事,這次必然能成!”
“一旦淮西勛貴得知朱允熥和他背后那人的真正意圖,再笨,他們也能意會過來,朱允熥對他們的信任和百般縱容,通通都不過是緩兵之計罷了?!?/p>
朱棣雖然一下子被這個消息氣到了,可道衍和尚稍稍一提,他便也立刻就想通了其中的關(guān)竅:
朱允熥和他背后的人想要漸漸得民心、得軍心,在潛移默化之間削弱淮西勛貴在軍中的影響力,增強自己在軍中的影響力;可反之,這也給了他們再一次攛掇淮西勛貴的機會!
想到這一點。
朱棣臉上的悵然之色蕩然無存。取而代之的,是狂喜!
道衍和尚看著他的眼睛,心照不宣地笑了笑:“王爺英明?!?/p>
朱棣深吸了一口氣,又有些不平地道:“我父皇他……還真是一個為孫兒著想的好-爺-爺-啊!”
說這話的時候,他甚至有些咬牙切齒。
不為別的。
當(dāng)意會過來這一點之后,北平府這段時間的情況,自家老爹莫名其妙的行動,便都有說法了:
怕自己知道這個消息,怕自己看著那小兔崽子背后之人的意圖,怕自己攛掇淮西勛貴給他的好大孫找麻煩?。?!
真是為了他那嫡親孫兒,防自己這個親兒子跟防賊似的——朱棣如何可能不氣?
“王爺不必動怒?!?/p>
“無論私宅里那位心中是怎么想的,是向著誰,可一件事情最終,都要以成敗論英雄。王爺現(xiàn)在終究是知道消息了,而拜小皇帝所賜,咱們的機會已經(jīng)來了?!?/p>
“上一次攛掇淮西勛貴,咱們的由頭或許不那么充分,但這一次可就不一樣了。”
“王爺大可事成之后再去問一問私宅里那位……”
“誰……更適合當(dāng)大明皇朝的皇帝!”
天晴了,雨停了,道衍和尚覺得他又行了。
此時說起話來,又多了許多意氣風(fēng)發(fā)和胸有成竹的樣子。
在他看來。
現(xiàn)在自己抓住了這一波機會,淮西勛貴必反,應(yīng)天府必亂——總算能把水?dāng)嚋喠?,這魚,他當(dāng)然也是摸定了!
被道衍和尚這么一說。
朱棣心里的憤憤不平果然平靜了許多他雙眼微瞇,眸子里露出決絕和銳利:“道衍師父說的對,世人皆以成敗論英雄,本王何苦置這一時之氣?本王會讓父皇看清楚的!哼!”
道衍和尚單手立掌,宣了一聲佛號:“阿彌陀佛,一個人,沒有當(dāng)皇帝的命數(shù),便始終就沒有這樣的命數(shù)!那小皇帝也是有趣,這般重要的消息,他居然就這么當(dāng)著所有朝臣的面堂而皇之地說了出來,呵呵呵……”
道衍和尚這一番論調(diào),朱棣聽了自是更加得意了許多——朱允熥沒有的命數(shù),他有——自己可以有「太平天子之相」的!
挑了挑眉,吐槽道:“想來定是朱允熥這小兔崽子沉不住氣,知道了紅薯這另外一層重要用處,之前為安穩(wěn)培育紅薯,憋了這么許久,如今總算等到了適合祥瑞出世的時機,他一個激動便當(dāng)著朝臣的面,什么都說出來了,哈哈哈哈哈!”
“說出來的話便如潑出去的水,收不回來?!?/p>
“他背后那位軍師,怕是也對此無奈得很啊,報紙上可以不提起只言片語,可在場那么多朝臣,又怎么瞞得??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