亦有兄弟,不可以據(jù)。據(jù):依靠。雖然也有親兄弟,可惜不能來依靠。
薄言往愬,逢彼之怒。薄、言:都是語助詞。愬:同“訴”,訴說。我前去向他傾訴,正逢他勃然大怒。
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。轉:轉動。我心不是那石頭,不能隨意來翻轉。
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卷:卷起。我心不是那草席,不能隨意來卷起。
威儀棣棣,不可選也。威儀:莊嚴的儀容舉止。棣棣:雍容嫻雅的樣子。選:通“巽”,退讓。人人自有其尊嚴,豈能退讓任人欺。
憂心悄悄,慍于群小。悄悄:憂愁的樣子。慍:怨恨。群?。罕姸嘈∪恕M心煩惱難消除,群小怨我很不休。
覯閔既多,受侮不少。覯:遭遇。閔:痛心的事。遭遇痛苦已很多,忍受侮辱也不少。
靜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靜:仔細地。言:語助詞。寤:醒著。辟:用手拍胸。有摽:捶胸的樣子。靜下心來仔細想,醒來捶胸更惆悵。
日居月諸,胡迭而微?居、諸:都是語助詞。胡:為什么。迭:更迭,輪流。微:昏暗無光。請問太陽和月亮,為何輪流暗無光?
心之憂矣,如匪浣衣。浣:洗滌。心中憂愁洗不凈,就像沒洗的臟衣裳。
靜言思之,不能奮飛。奮飛:振翅高飛。靜下心來仔細想,只恨不能展翅飛翔。
故事介紹與情感脈絡
這首詩塑造了一位品行高潔、性格剛毅卻在小人當?shù)赖沫h(huán)境中備受排擠和打擊的抒情主人公形象。關于主人公的性別,歷來有爭議(一說是貴族男子,一說是貴族婦人),但詩中所表達的情感是共通的:
1。第一章:以“柏舟”在河中飄蕩起興,奠定全詩漂泊無依、憂患深重的基調(diào)。并點明其憂愁并非飲酒遨游所能排解,說明這是深層次的精神痛苦。
2。第二章:說明痛苦的根源。詩人內(nèi)心耿直,無法像鏡子一樣容納一切(“我心匪鑒”),本想向兄弟求助,卻反遭怒斥,展現(xiàn)了孤立無援的境地。
3。第三章:是全詩的高潮,詩人以“石”、“席”為反喻,發(fā)出鏗鏘有力的宣言:我的心志堅不可移,我的尊嚴不容侵犯(“威儀棣棣,不可選也”)。這是對壓迫最直接、最堅決的反抗。
4。第四章:具體描述被“群小”圍攻、屢遭侮辱的痛苦處境,憂憤至極,以至于捶胸自傷。
5。第五章:詩人將個人的不幸與天象的異常(日月失輝)相聯(lián)系,質(zhì)問天地不公。最終,沉重的憂愁如同臟衣服一樣無法擺脫,而現(xiàn)實的束縛又讓他無法“奮飛”,在極度的壓抑與渴望自由中結束全詩,余味悠長。
寓意與現(xiàn)實意義
·寓意:
1。堅守節(jié)操:在逆境中保持內(nèi)心的堅定與人格的獨立,絕不隨波逐流、同流合污。
2。賢者不遇:揭示了才華之士在不理想的社會環(huán)境中必然遭遇的壓抑和痛苦,是古代“士不遇”主題的典型代表。
3。孤獨的抗爭:展現(xiàn)了個體在面對強大的惡勢力(群?。r,即使孤立無援,也要堅持抗爭的悲劇性崇高。
·現(xiàn)實意義:
1。人格的榜樣:在當今社會,面對各種誘惑和壓力,詩中“我心匪石,不可轉也”的精神,鼓勵人們堅守原則和底線,維護個體的獨立與尊嚴。
2。理解職場困境:詩中所描述的因正直而被排擠、被小人構陷的處境,很容易引起現(xiàn)代職場人的共鳴。它提醒我們,在復雜的人際關系中,既要學會保護自己,也要不忘初心。
3。心理健康啟示:它承認了深層次精神痛苦的存在(“微我無酒,以敖以游”),并展示了這種情緒需要被正視和抒發(fā),而不是靠物質(zhì)或娛樂來簡單麻痹,這與現(xiàn)代心理健康的理念不謀而合。
4。對公平的呼喚:詩歌對“日月無光”的質(zhì)問,本質(zhì)上是對社會公平正義的呼喚,激勵人們?nèi)?chuàng)造一個能讓有才德者施展抱負、讓小人無法得志的環(huán)境。
喜歡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請大家收藏:(。xiakezw。com)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