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晻ǎn藹】,陰翳的樣子。屈原《離騷》:“揚云霓之晻藹兮,鳴玉鸞之啾啾?!?/p>
屈原《離騷》中的這句“揚云霓之晻藹兮,鳴玉鸞之啾啾”,描繪了一幅極具浪漫色彩的神游畫卷。讓我們一同走進這顆苦悶心靈所創(chuàng)造出的絢爛世界。
原文選段(節(jié)選):
朝發(fā)軔于天津兮,夕余至乎西極。
鳳皇翼其承旗兮,高翱翔之翼翼。
揚云霓之晻藹兮,鳴玉鸞之啾啾。
朝發(fā)軔于天津兮,夕余至乎西極。
忽吾行此流沙兮,遵赤水而容與。
麾蛟龍使梁津兮,詔西皇使涉予。
白話翻譯:
清晨從天河的渡口出發(fā),黃昏我便到了西方的邊極。
鳳凰的翅膀連接著云旗,在高空翱翔姿態(tài)肅穆雍容。
舉起云霓旗幟遮天蔽日,玉鸞鈴鐺鳴聲清脆啾啾。
忽然我行進到流沙地帶,沿著赤水河緩緩而行。
指揮蛟龍在渡口架成橋,命令西皇將我渡到對岸。
詳細注釋
·揚:舉起,揮舞。此處指旌旗儀仗在風(fēng)中飄揚的狀態(tài)。
·云霓:以云霞霓虹為意象的旌旗。這是屈原想象中的儀仗,極言其華美盛大,并非實物。
·晻藹(yǎnǎi):形容旌旗遮天蔽日、光影昏暗的樣子。這個詞精準(zhǔn)地描繪出儀仗隊規(guī)模之浩大,色彩之濃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