裴硯次日來看她寫的東西,眉頭皺著:“太慢了?!?/p>
“快不了?!彼f,“他今年才十歲,骨頭還在長。練猛了,將來容易傷根?!?/p>
裴硯沉默片刻,指著“戰(zhàn)術思維”一項:“這個怎么練?”
“用沙盤推演?!彼f,“設簡單局面,讓他判斷進退。比如一人持棍逼近,該擋還是該退?周圍有沒有可借之力?”
裴硯抬眼看她:“你懂這些?”
“看過兵書?!彼f,“也見過人打架。”
裴硯嘴角微動,沒再說什么。
訓練從第三日起正式開始。太子清晨到演武臺,先繞場走三圈,然后站樁。教頭在一旁計時,記錄姿態(tài)是否穩(wěn)定。
第七日,太子滿頭大汗,雙腿發(fā)抖,終于撐不住跪在地上。教頭立刻上前扶他,提議減量。
裴硯站在臺邊,臉色沉了下來。
沈知微走上前,翻開記錄冊:“前三天平均步行一千二百步,昨日達到一千五百步。心跳恢復時間縮短兩息。他在進步?!?/p>
裴硯低頭看冊子,上面畫著幾條線,標著數字。他沒說話。
太子喘著氣站起來,雙手握拳,說:“還能練?!?/p>
裴硯盯著他看了很久,終于點頭。
半月后,太子已能完成整套基礎動作。第十日模擬對抗,他面對比自己高一頭的侍衛(wèi),沒有慌亂,反而側身避過第一擊,順勢用木刀掃向對方小腿。
教頭在旁驚呼:“像模像樣了!”
當晚,裴硯獨自在書房批閱奏報。沈知微路過,聽見內侍低聲說太子今日表現。她停步,悄然發(fā)動系統(tǒng)。
【這孩子韌勁像我,假以時日,必不負江山】
她收回心神,繼續(xù)前行。
又過十日,訓練進入第二階段。增加弓箭入門與短兵格斗。防護措施加厚,所有器械包軟布,場地四周設軟墊圍欄。
一日演練中,太子嘗試拉弓,手臂無力,箭矢未到靶心便墜地。他咬牙又要取第二支。
教頭勸他休息。他說:“母后說了,每天多堅持一刻鐘,三個月后就能拉開三石弓?!?/p>
沈知微站在廊下聽見,轉身走了。
裴硯來鳳儀殿找她時,她正在整理訓練日志。冊子上記著每日數據,密密麻麻。
“你什么時候跟他說這些的?”裴硯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