禮部官員開始逐條宣讀。沈知微聽著,手指輕點桌面。等念到第三頁,她忽然抬手:“停。”
所有人望向她。
“這上面寫,臨安縣登記災民三千六百人??蓳?jù)我所知,去年該縣戶籍總數(shù)不足四千,其中老幼婦孺占七成,能活下來的青壯不過千余人。一場洪水過后,怎會有三千多人領(lǐng)賑銀?”
戶部侍郎立刻答:“或是鄰縣流民涌入,臨時登記?!?/p>
“那你可有邊界關(guān)卡記錄?驛站簽押?渡口船票?”她問。
對方頓住。
“沒有吧。”她站起身,“更巧的是,這份名單里,有三百二十七人是去年春就已遷往西北屯田的移民。他們根本不在南方?!?/p>
殿中一片寂靜。
沈知微又道:“還有五百余人,姓名與去年冬病故者的葬錄完全一致。你讓他們從墳里爬出來領(lǐng)銀子?”
戶部侍郎額頭滲出冷汗:“這……可能是抄錄失誤……”
“失誤?”她冷笑,“三十萬兩白銀,被你說成抄錄失誤?”
她轉(zhuǎn)頭對女官下令:“取去年各州府上報的實名災冊,再調(diào)工部河道司的巡查記錄。我要看到每一筆銀子流向何處,每一份糧草發(fā)給何人?!?/p>
女官領(lǐng)命而去。
半個時辰后,證據(jù)呈上。兩份名冊對比,虛假人口共計三千一百余人。按每人十兩計,虛報款項達三十一萬兩。
更有人證指出,戶部曾私下委托錢莊將大批銀兩轉(zhuǎn)至外地購置田產(chǎn)。
裴硯猛地拍案而起:“好一個救災為民!你是拿百姓性命填自己口袋!”
戶部侍郎撲通跪地,渾身發(fā)抖:“陛下饒命!小人一時糊涂……是底下人做的,我不知情……”
“不知情?”沈知微盯著他,“你心里清楚得很。你以為死人不會說話,賬本燒了就沒人知道??赡阃?,天網(wǎng)恢恢?!?/p>
裴硯怒視群臣:“此等人竟居戶部要職多年!你們一個個都說他勤勉盡責,如今呢?”
無人敢應。
“來人!”裴硯喝道,“革職查辦!家產(chǎn)抄沒,充作賑銀!依律問斬,秋后執(zhí)行!”
禁軍上前將人拖走。殿中氣氛凝重。
沈知微走到殿中央,從袖中取出一份名單:“此次查處貪腐,正為掃清新政障礙。臣妾擬薦七人補內(nèi)閣缺額,皆為寒門出身,經(jīng)科舉正途,地方政績卓著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