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關鍵步驟:用銀勺按“先攪成漩渦,再順紋慢拌”的手法攪拌(融合柳氏札記“旋紋攪法”與當代乳化工藝),直至酪體泛起金銀交織的光暈,表面用槐花擺成“新”字,蒸制8分鐘(既保留酪體軟嫩,又讓麥香充分釋放)。
林晚星按配方調制時,系統(tǒng)光屏的虛影框里,1945年的柳氏正對著空鍋比劃攪拌的動作,而現(xiàn)實里林晚星的動作,恰好與虛影中的手勢漸漸重合。當最后一朵槐花擺好時,虛影里的柳氏突然抬了頭,像是透過時光看見了案上的新麥酪,嘴角的笑意里,竟帶著一絲“如釋重負”的溫柔。
三、舊札新酪遇,劇情反轉藏真意
“這攪法……”周棠突然指著林晚星的手,“我爺爺?shù)母牧见湻N手冊里寫過‘漩渦攪法’,說是‘柳氏當年可能想用的手法’,原來不是猜測!”林晚星的系統(tǒng)光屏瞬間彈出【歷史細節(jié)補全】:【1945年秋,周景行曾托人給柳氏送新麥種,附信寫“此麥需旋攪方出香”,但柳氏收到時已病重,未能試做——周棠爺爺?shù)摹安聹y”,實為傳承自周景行的記憶】。
林晚星舀起一勺剛蒸好的新麥酪,遞到沈思酪面前:“嘗嘗?用你家的新蜜和周家的新麥做的?!崩殷w在陽光下泛著金銀光暈,麥香的醇厚、蜜香的清冽、花香的清甜在舌尖層層綻放,沒有絲毫違和。沈思酪突然“呀”了一聲,指著酪體表面的光暈:“這紋路……和我爸蜜窖里的蜂巢紋一模一樣!”
這時,沈硯之拄著拐杖走進來,手里提著個木盒,盒里裝著張泛黃的信封:“我在沈文舟的舊皮箱里找到這個,是1945年冬天寫的,沒寄出去?!毙派嫌娩摴P寫著:“柳姨,聽聞您咳疾未愈,我在西山尋得新蜜,蜜性溫潤,或許能入酪。待開春,我?guī)蔓湻N來,咱們試做新酪。”
林晚星的系統(tǒng)光屏突然亮起【劇情補遺】:【關鍵反轉:柳氏1945年構思“新麥酪”,并非單純創(chuàng)作新味,而是收到沈文舟、周景行的“新食材承諾”后,想以“新酪”為約,等他們開春歸來——“未生之味”的真相,是“待歸之味”】。光屏同步顯示【歷史影像】:1945年冬,柳氏收到沈文舟的信后,在札記上畫了個“春”字,旁邊圈著“文舟”“景行”兩個名字。
“原來如此……”林晚星眼眶微熱,“柳氏不是沒力氣做,是在等送新蜜新麥的人回來,一起完成這碗酪?!碧K硯輕輕握住她的手,指尖觸到她腕上的印記處,那里還留著淡淡的暖意:“現(xiàn)在,新蜜來了,新麥也來了,也算圓了她的約。”
四、酪香開新篇,系統(tǒng)余音伴傳承
暮色漫上來時,西市街的街坊們都圍到了酪鋪前。沈思酪、周棠、柳守義的女兒柳念酪(剛從外地回來)、白女士的兒子白承宇(學食品研發(fā)的大學生),四個年輕人捧著新麥酪站在老槐樹下,碗里的金銀光暈在暮色里格外明亮。
林晚星按系統(tǒng)【新味延伸】提示,又做了道“代代酪”:
-代代酪:
-原料:京麥1號麥粉50g、沈氏荊條新蜜30ml、鮮牛奶250ml、柳氏舊甕里留存的1943年麥種磨的粉10g(象征“舊味根基”)、2024年新收的槐花粉5g。
-做法:將新舊麥粉混合,與牛奶按1:5比例攪拌,加蜜后撒槐花粉,在銅爐上用“小火慢煨”的古法加熱,同時用現(xiàn)代測溫儀控制溫度在65c(既保留古法香氣,又確保酪體穩(wěn)定),最后在表面用蜜畫“代代”二字。
“這碗酪,該叫‘續(xù)約酪’?!鄙蛩祭矣檬謾C拍著新麥酪,鏡頭里,四個年輕人的笑臉與光屏虛影中1945年柳氏的笑臉漸漸重疊。林晚星看著這幕,眉心的系統(tǒng)光屏緩緩鋪開,上面只有一行字:
【傳承新生:舊味是根,新味是葉,根葉相連,酪香不絕】
字跡漸漸淡去,光屏化作點點金光,一半落在案上的真陶甕里,讓“柳氏二十四酪譜”的紋路更鮮亮;一半落在四個年輕人的碗里,與酪體的光暈融成一片。腕上的“酪”字印記最后閃了閃,不是消失,而是化作了一道極淡的金紋,像腕間系了根看不見的線,一頭連著陶甕,一頭連著新釀的酪香。
蘇硯往銅鍋里續(xù)了勺新麥粉,磨盤轉動的“咕?!甭暲铮熘贻p人的笑鬧聲:柳念酪在記新麥酪的配方,白承宇在用檢測儀分析酪體成分,沈思酪在拍“新酪制作教程”,周棠在給西山的爺爺打電話報喜。遠處,沈硯之、周景年等老人坐在槐樹下,手里捧著新麥酪,看著年輕人的身影,嘴角的笑意里,藏著跨越八十載的溫柔。
林晚星翻開新酪譜,在最后一頁寫下:“2024年春,新麥酪成,舊約已續(xù),新程已開。”案上的真陶甕靜靜立著,甕壁的新紋與舊譜連成一片,像一幅永遠畫不完的畫。老槐樹的枝椏上,去年的空鳥窩里,突然落進了一只銜著槐花瓣的小鳥,啾啾的叫聲里,混著滿街的酪香,飄向很遠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