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療一切由于血虛、血熱、血燥所引發(fā)的各種病癥。
當歸、熟地(各三錢),川芎(一錢五分),白芍(二錢,用酒炒制)。
以上四味藥,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【集注】張璐說:四物湯是專門針對陰血患病的方劑,但并非調(diào)補真陰的特效方。眾多方書都稱四物湯能補陰,于是用它來治療陰虛發(fā)熱、火熱熾盛導致的失血等病癥,這種錯誤認識貽害至今。還有專門從事婦科疾病治療的醫(yī)生,都隨意地在這個湯方中根據(jù)癥狀添加祛風、消食、祛痰、理氣等藥物,使得用藥雜亂無章。其中最令人痛恨的是,不辨別熱證的虛實,一概添加知母、黃柏,讓人長期服用。而一些平庸的醫(yī)生貪圖這兩味藥有緩解病癥的功效,都樂于使用。卻不知道四君子湯作為補氣的方劑,在治療上下失血過多的病癥時,所有的補血藥都棄之不用,唯獨推崇獨參湯和童便來固攝虛脫,這是因為有形的血液不能迅速生成,而無形的正氣應當緊急固護。前人說過,見到出血癥狀不要急于治療血,一定要先調(diào)理氣機。又說:四物湯如果沒有補氣藥的輔助,就不能達成陽生陰長的功效。這些話確實有道理??!然而這個方劑在傷寒病火邪解除之后,若余熱留存在血分,到夜晚有輕微發(fā)熱不退的情況,或者與柴胡合用,或者加入桂枝,往往都能應手而效,其功效不可忽視。
柯琴說:經(jīng)典中講:心生成血液,肝貯藏血液。所以凡是生成血液,應當從心來探究;調(diào)理血液,則應當從肝來尋求。這個方劑是肝經(jīng)調(diào)理血液的專用方劑,并非心經(jīng)生成血液的主要方劑。當歸味甘性溫和,能夠和血;川芎味辛性溫,能夠活血;芍藥味酸性寒,能夠斂血;地黃味甘性平,能夠補血。這四味藥具備生長收藏的作用,所以能夠使營氣在經(jīng)脈中正常運行。如果血虛,可加人參、黃芪;血液瘀結(jié),可加桃仁、紅花;血液閉阻,可加大黃、芒硝;血寒,可加肉桂、附子;血熱,可加黃芩、黃連;想要行血,就去掉芍藥;想要止血,就去掉川芎,根據(jù)具體需要靈活運用,就不必拘泥于這四味藥了。對于婦人多次失血的情況,所以用這個方劑來調(diào)理月經(jīng)、促進受孕。如果遇到血崩、血暈等病癥,四物湯不能迅速起到滋補作用,反而會助長滑脫,此時就應當依據(jù)補氣生血、助陽以促進陰長的原理用藥。大概這個方劑能夠在平時補充有形的血液,但不能在緊急情況下生成無形的血液,能夠調(diào)理陰分中的血液,但不能培補真陰的根本,這是為血分病癥設(shè)立的方劑,并非僅僅是婦科專用方劑。王好古治療婦女疾病,不論內(nèi)傷、外感,還是胎前、產(chǎn)后,隨意在四物湯中添加兩味藥,稱之為六合湯,未免有些任意牽強。
圣愈湯
主治各種因失血過多,導致陰液虧虛、氣虛體弱,出現(xiàn)心煩燥熱、口渴,睡眠不安寧等癥狀。
在四物湯(當歸、熟地、川芎、白芍)的基礎(chǔ)上加入人參、黃芪。有一種配方是去掉芍藥。
以上藥物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【集注】柯琴說:經(jīng)典里講:陰在內(nèi),是陽的鎮(zhèn)守;陽在外,是陰的役使。所以陽中沒有陰,稱為孤陽;陰中沒有陽,稱為死陰。朱震亨說:四物湯中的藥物皆屬陰,猶如執(zhí)行天地閉塞的時令,并非能生長養(yǎng)育萬物。所以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,長期服用就能導致不孕,這是因為嫌其缺乏陽氣。這個方劑選取人參、黃芪與四物湯配伍,用來治療陰虛血脫等病癥。大概陰陽相互為根本,陰虛則陽氣無所依附,所以會出現(xiàn)煩熱燥渴;氣血相互為表里,血脫則氣無所歸附,所以會睡臥不寧。然而陰虛沒有迅速補益的辦法,關(guān)鍵在于培育陰液來潛藏陽氣,血脫有生成新血的生機,必須先補氣,這就是陽生陰長、血隨氣行的道理。所以說:陰虛就會導致無氣,無氣人就會死亡。這個方劑是領(lǐng)悟了仲景白虎加人參湯的含義并加以擴充而來的吧。前輩們治療陰虛,使用八珍湯、十全大補湯,最終未能取得療效,是因為甘草味甘,無法通達下焦;白術(shù)性燥,不利于腎陰;茯苓滲濕泄利,妨礙氣血的生發(fā)上升;肉桂辛熱,容易引發(fā)虛火。而圣愈湯這六味藥都醇厚平和且滋潤,服用后能使氣血暢通,內(nèi)外調(diào)和,符合圣人的法度。
地骨皮飲
治療因陰虛火旺,出現(xiàn)骨蒸潮熱,白天癥狀較輕而夜晚癥狀加劇的病癥;也可治療婦人熱入血室,以及孕期出現(xiàn)發(fā)熱的情況。
在四物湯(當歸、熟地、川芎、白芍)的基礎(chǔ)上,加地骨皮、牡丹皮(各三錢)。
加水煎煮后服用。
【集注】柯琴說:陰虛之人,陽氣會乘虛侵襲,從而引發(fā)發(fā)熱。應當根據(jù)三陰經(jīng)的不同情況進行治療。陽邪乘虛侵入太陰脾經(jīng),應當采用補中益氣的方法來升舉陽氣,使清陽回到其應在的位置,那么虛火自然就會熄滅。如果陽邪侵入少陰腎經(jīng),應當使用六味地黃丸來應對,通過滋補腎陰,使腎水充足,虛火自然就會平復。若陽邪侵入厥陰肝經(jīng),就應當用地骨皮飲進行涼補,使血液有所歸藏,虛火自然就會安定。四物湯是肝經(jīng)滋陰調(diào)血的方劑,加入地骨皮,能夠清除志意中的虛火以安定腎臟,這是因為腎為肝之母,補腎即補肝之母;加入牡丹皮,能夠清除神志中的虛火以涼心血,心為肝之子,瀉心火即瀉肝之子。地骨皮與牡丹皮藥性寒涼且滋潤,只清除肝火,不會損傷脾胃,這與四物湯加知母、黃柏那種藥性滋潤但苦寒的配伍有所不同。所以逍遙散是治療肝火郁積在肝臟本身的方劑,遵循“木郁達之”的原則,順應肝臟條達的特性;地骨皮飲則是治療陽邪乘虛侵入肝臟的方劑,遵循“客者除之”的原則,不能縱容外邪而留下禍患。這兩個方劑都是對肝臟疾病治療十分有效的方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