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陽宮,內(nèi)庫重地。
沉重的鎏金銅鎖被依次打開,發(fā)出沉悶的聲響。庫門緩緩開啟,映入眼簾的不是尋常宮室的金碧輝煌,而是一種更為深沉、更為內(nèi)斂的璀璨光華。成箱的金錠整齊碼放,在透過高窗的光線下閃爍著厚重而溫潤的光芒;一旁則是分類陳列的各色寶石——來自西域的瑪瑙、翡翠,來自南海的珊瑚、珍珠,還有色澤純正、研磨細致的朱砂、石青、石綠等礦物顏料,琳瑯滿目,幾乎耀花了負責清點交接的戶部與將作監(jiān)官員的眼。
“奉皇后娘娘慈諭,”內(nèi)侍省一位頗有地位的內(nèi)侍監(jiān)朗聲宣道,聲音在空曠的庫房中回蕩,“為莊嚴盧舍那佛寶相,特從內(nèi)帑撥付赤金三千兩,諸色寶石五十匣,上好丹青彩料百石,以為妝鑾之用。著爾等仔細核驗,即刻起運,不得延誤!”
旨意清晰,數(shù)額驚人。戶部官員暗自咋舌,皇后此次手筆之大,遠超尋常宮廷用度,甚至堪比一次中等規(guī)模的軍費開支。然而,這是皇后私庫(內(nèi)帑)所出,并非國庫(左藏)撥款,縱有驚疑,也無人敢置喙半句。
核驗、登記、裝車……一系列程序在肅穆而高效的氣氛中完成。一輛輛覆蓋著黃幔的宮車,在精銳禁軍的護衛(wèi)下,滿載著皇家積累的財富,駛出宮門,形成一條蜿蜒而耀眼的隊伍,徑直向南,朝著龍門方向而去。
與此同時,龍門西山腳下,早已設立了專門的物料接收與加工工棚。當這些來自內(nèi)庫的珍品抵達時,引起了不小的轟動。匠人們,尤其是那些負責最后貼金、彩繪的“妝鑾匠”,看著那成色極佳的金箔、顆粒飽滿的寶石,以及質(zhì)地純凈的礦物顏料,眼中充滿了驚嘆與敬畏。
“皇后娘娘……真是虔心向佛?。 币晃荒昀系慕鸾衬﹃饣涞慕疱V,喃喃自語。他一生與金銀打交道,卻從未一次性見過如此多、成色如此之好的黃金。
“何止是虔心,”旁邊負責調(diào)色的畫匠低聲道,他正小心翼翼地將一小撮珍貴的青金石粉末倒入研缽,“你看這些顏料,皆是上上之選,尋常畫師求之不得。娘娘這是要將這盧舍那佛,塑造成真正的人間至寶,光耀千秋?。 ?/p>
消息不脛而走,通過往來于洛陽與龍門之間的官吏、役夫,迅速在民間傳開。茶樓酒肆、坊間巷議,無不談及皇后的“大手筆”與“大功德”。
“聽說了嗎?皇后娘娘為了給陛下和咱們大唐祈福,把自己的體己錢都拿出來造佛像了!那可是三千兩黃金?。 ?/p>
“何止黃金,還有數(shù)不清的寶石呢!說是要讓那大佛金光閃閃,保佑咱們風調(diào)雨順!”
“娘娘真是菩薩心腸,如此虔誠信佛,定能感動上天,保佑陛下龍體安康,也保佑咱們過上好日子!”
這些議論聲中,充滿了對武媚慷慨與“虔誠”的感念。她通過這實實在在的、遠超常規(guī)的巨額資助,成功地在朝野上下塑造了一個虔誠信佛、心系家國、慷慨無私的國母形象。這份“功德”,遠比任何空洞的說教更能收攏民心,提升威望。
而在那喧囂的龍門工地上,金匠們開始將金錠錘煉成薄如蟬翼的金箔,玉工們細心打磨著寶石準備鑲嵌,畫匠們精心調(diào)配著永不褪色的礦物顏料。這些來自深宮內(nèi)帑的珍寶,即將經(jīng)由無數(shù)工匠的巧手,一點一滴地,賦予那山巖石佛以不朽的光華與生命。這金妝玉砌的背后,是財富的流轉(zhuǎn),是民心的匯聚,更是權(quán)力與信仰最直觀、最奢華的聯(lián)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