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竟以自身為祭爐,引動(dòng)全身陽氣逆行經(jīng)脈,強(qiáng)行催動(dòng)“律淵冥途”的終極形態(tài)——焚詔歸碑!
九道偽詔尚未觸及她身,便如飛蛾撲火般被銀焰吞噬。
她的軀體寸寸皸裂,皮膚下浮現(xiàn)出蛛網(wǎng)般的黑紋,那是反噬入骨的征兆。
但她毫不在意,反而張口一吸——
嗚——!
狂風(fēng)倒灌,九詔之力盡數(shù)納入體內(nèi)!
她的五臟六腑仿佛被熔鐵澆鑄,神識(shí)幾近崩解,可意志如釘,巋然不動(dòng)。
下一瞬,她仰天吐出一口烈焰!
那火不再是銀白,而是漆黑如墨,卻又燃燒著最純粹的審判之炎。
火焰凝聚成碑,從虛空中緩緩落下——通體烏沉,碑面粗糙如焦土,卻赫然浮凸四個(gè)大字:
承
罪
碑
墨骸跪伏于黑海之巔,殘卷身軀顫抖不已,口中吐出古老判詞,如同宣誓:“律有承者,碑立不倒?!?/p>
老判官望著那碑,枯眼中竟滑下一滴血淚。
而沈青梧,拖著幾乎潰散的殘魂,一步步踏出幻境。
意識(shí)回歸肉身剎那,她猛地咳出一大口黑血,唇角染紅,雙目卻亮得驚人,像是燃盡生命換來的清明。
她抬手輕撫胸前虛影——那里,一塊無形的碑已烙印在魂魄深處。
“從今往后……”她低語,聲音輕得像風(fēng),卻又重得足以撼動(dòng)九幽,“赦與不赦,由我定?!?/p>
與此同時(shí),西山之巔。
天筆翁手持天律筆,怒視紫禁城方向,忽然手腕劇震——
筆桿斷裂,墨汁飛濺。
可那墨滴落地竟扭動(dòng)起來,化作數(shù)條黑蛇,嘶鳴著四散逃竄,仿佛逃離即將降臨的災(zāi)厄。
夜風(fēng)嗚咽,仿佛天地都在低語:
——新的判官,已立碑于心。
三日后,沈青梧獨(dú)坐院中,素衣如雪,面前攤開一本《宮規(guī)》。
她望著紙上墨字,怔怔出神。
忽然,那字跡微微一顫,竟如活物般扭曲蠕動(dòng),似黑蛇游走,緩緩爬向她的雙眸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