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羽從來都不是個記仇的人,一般有仇當場就報了,關于這一點,糜芳是最有發(fā)言權的。
前荊州首富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被關羽算計到成為川中首負了。
對于一個愛財如命的人來說,把他的巨額財產(chǎn)歸零,比直接殺了他還痛苦百倍。
但關羽對糜芳折磨并沒有結束,只是下一次的折磨時候未到而已。
少頃,馬良趕到。
關羽與其耳語一番,馬良領命而去。
一旁的張飛瞧得云里霧里,不甚明白,只是忽然覺得二哥和大哥現(xiàn)在都變得更加高深莫測了。
馬良一路快步,來到潘濬家中。
相互客氣過后,開門見山道:“大王欲令閣下出使孫權,說以厲害,勸其罷兵?!?/p>
“我?”潘濬聞言大驚。
現(xiàn)在誰不知道孫權在氣頭上,氣勢洶洶提兵前來荊州報仇,怎么勸?
倒也不是不能勸和,可好歹派一個認識孫權或與名望較大的人去勸啊,這樣就算勸和失敗,也不至于被孫權當場殺了祭旗。
他潘濬只是荊州本地小蝦米,名聲不顯,才華不出眾,何德何能可擔當使者大任?
“莫非大王要殺我?”潘濬直接問出了心中疑惑。
馬良驚訝:“閣下何出此言?大王為何殺你?”
因為有你不知道的內情…潘濬默然,又覺得這個內情馬良應該了然,畢竟亂世求存,世家大族都會有這樣腳踏兩只船的操作,馬家也是荊州大族,雖然不曾腳踏兩只船,但其中關節(jié)應該不難猜到。
馬良繼續(xù)說道:“大王若要殺你,何必如此麻煩?派一甲士前來足矣。”
這倒也是……潘濬點頭,心下稍緩。
“你我都是荊州大族,孫權志在荊州,必會以禮客氣相待,此行無險,此乃其一;大王有言在先,若閣下能以厲害說動孫權退兵講合,將封閣下為荊州刺史,此乃其二;大王聽聞閣下曾與呂蒙有舊,故而相派,此乃其三;還有,保舉閣下為使之人乃是襄陽侯(關羽),襄陽侯說,此事非君不可勝任?!?/p>
關羽保舉的我?那沒事了…潘濬徹底放下心來。
要說私通敵方,傅士仁才是第一個,情節(jié)最嚴重的當屬糜芳,糜芳倒賣軍資給東吳,還玩火龍燒倉的把戲,這些關羽都知道,卻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沒有處置,甚至還把傅士仁提到先鋒官的位子上,猛猛立功受賞。
只有糜芳損失了家財,但關羽在那將近一年的時間里,一直都沒處置過糜芳。
糜芳的家產(chǎn)是劉備來到襄陽后才損失的,考慮到之前糜家就曾經(jīng)傾家蕩產(chǎn)支持過劉備,這一次很有可能也是如此。
所以,在潘濬看來,關羽是個胸襟廣闊的真君子。
君子保舉,必無憂矣!
這一趟東吳之行,看來確實非我莫屬哇……想通了這一茬,潘濬轉憂為喜:
“煩請季?;貜痛笸酰瑸F必不辱使命!”
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