溝通
潘筠算不出來,妙真也沒算出來,但她道:「但龜殼顯示不是壞事,小師叔為何突然提起雙陽村和槐花村?」
因為她突然收到他們大量的功德值啊。
潘筠已經(jīng)總結(jié)出經(jīng)驗來了,做好事,要麼當場收到功德值,要麼過一段時間就會收到。
這個過一段時間呢基本會在半個月內(nèi),且一般只會收到一次。
極少部分人會因為同一件事給她兩次功德值。
認真說起來,于婆婆帶的這些孩子也是例外。
他們每天吃飯都要感謝一番,每感謝一次她就收到一次功德值。
但實際上,她也給別人送過糧食,但除了最開始收到+1+2這樣的功德值外,后面就沒再收到過,甚至再送一批去都沒有了。
潘筠是個功利的人,拿不到好處,慢慢的就不送了。
只有于婆婆帶的這一群孩子,即便她不在家,也要給錢托人給他們送糧去。
可以說,被關在龍虎山學宮里學習的日子,她的功德值全靠他們給了。
雙陽村和槐花村,當時他們離開村子后她就收到大量的功德值,她仔細看過靈境顯示出來的統(tǒng)計信息,每一個人都有。
后來,她又陸續(xù)收到過幾個人第二次功德值,之后就安靜了下來。
再收,也是泉州殺寇事件擴散之后陌生人的功德值,按說,雙陽村和槐花村不該同時大量的給她這麼多功德值啊。
讓她有點憂慮他們是不是出事了。
既然妙真說不像是有壞事,潘筠就趁著人還不多,掏出白紙來寫信,「我寫信去問問就知道了?!?/p>
妙真突然抬頭看向外面的天空,金黃色的朝陽平鋪而下,天空蔚藍,只有淡淡的幾抹白色云彩在空中飄蕩。
她道:「今天是個好日子?!?/p>
潘筠隨口回道:「那是當然,這可是我跪在師父神像面前虔心禱告半個時辰后卜算出來的日子,可以說是整個冬日里最好的日子了?!?/p>
妙真:「這麼好的日子,雙陽村和槐花村的碑是不是也選在今日落地?」
潘筠筆尖一頓,沉吟起來,「算一算日子,我們回來快一個月了,那碑的確要落地了,不會這麼巧,他們就選在了今日吧?」
就是這麼巧,陳秀才拿著黃歷掐算了半天,最后選擇了今天。
此時,在雙陽村和槐花村的交界處,一塊巨大的碑石立起來,上面是陳秀才親自寫的文章,由工匠一字一字照著刻畫上去的。
自從陳秀才運作,把全村的土地以買賣的方式收在自己名下之后,縣衙和慈幼院的人就不來了。
倒是進村的媒婆變多了,還有好幾個地主的管家私下來找他,想要和他買地。
都被陳秀才拒絕了。
他放出「不滅倭寇不成家,若違此誓,天誅地滅」的話,媒婆也不來找他了。
只剩下那些管家和牙行的人來回的跑。
陳秀才雖厭煩,卻知道雙陽村和槐花村想要存活,就不能強硬的拒絕,將人全部得罪。
于是,他一邊與人虛與委蛇,一邊帶著人在縣里尋摸,慢慢挑選出了一些擅種地,又老實的流民,讓他們進村或做長工,或做佃農(nóng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