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個人簡單商量之后,再次返回小區(qū)。
不過這一次回到小區(qū)之后,他們沒有再尋找嫌疑車輛。
因為吳畏在剛才的討論過程中,提出了另外一種破案思路,那就是從特征進行入手。
從前期對于這個案件的把握來說,兇手實施了殺害三個人的行為。
特別是使用注射器對司機進行了殺害,完全凸顯出兇手具有醫(yī)學背景。
在吳畏看來,這一定會成為犯罪標記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當他們折回來調(diào)查,尋找到有醫(yī)學背景的工人,這樣的話就可以逐個重點擊破。
不過這也僅僅是他們的設想。
因為按照一般的情況來說,這個工地上有員工,有管理者還有其他的臨時工。
人員比較眾多,如果直接排查需要很長的時間。
而且排查之后也不一定有結(jié)果,因為對于這種短期內(nèi)的工人,刨根問底的去調(diào)查背景,對方也不一定和盤托出。
但是張隊長提出了一個觀點,他說:“我們完全可以回到人事科,人事科應該有檔案?!?/p>
“這樣可能比我們通過檔案查詢,更加的準確。”
隨即,三個人再次回到人事科。
與此同時,偵查另外一組人員正在進行三個死者的身份核實。
最開始計劃是讓小李攜帶一組人員進行人員身份的核實。
但是,因為他對于死亡現(xiàn)場更感興趣,所以就申請把這個任務移交給其他的同事開展。
在市局指揮中心的蔣偵查員正在進行最近三天內(nèi)的失蹤人員梳理。
兩個戴著眼鏡的警務輔助人員協(xié)助正滾動手中的鼠標。
他對失蹤人員報警信息進行全面處理。
在這一周當中,全市總共有十個人失蹤,分別是五個老年人,三個孩子,還有兩個成年人。
根據(jù)案件的信息掌握,偵查員對于死者的身份非常的明確。
因為死者為成年人,所以,他首先排除的是老年人和孩子。
對于兩個失蹤的成年人,第一個失蹤成年人28歲,因患有抑郁癥多年,多次離家出走,這一次在前天中午離家出走之后,至今無法聯(lián)系。
蔣警官看了一下失蹤人員的照片,搖搖頭說道:“從個體特征以及照片來說,不符合此案件中的三個人員體貌特征。”
“而且,這個人失蹤的失蹤過程非常的明確,就是抑郁癥的離家出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