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商議讓誰來做特效時。
趙文釧則向兩位導演,力薦香港這邊的徐坷。
主要是,徐坷在幾年前拍攝了《新蜀山劍俠》,這部充滿特技鏡頭的科幻武俠片。
不少報紙都評論,這部電影,具有著劃時代的意義。
兩位導演聽了后,也都認同,徐坷在這電影中的特效風格,很適合籌備的這部古裝神話長劇。
于是,趙文釧就立刻趕來了香港。
徐坷對這部劇集,也非常感興趣,于公于私,都想給予支持。
按照《新蜀山劍俠》特效風格,以及臺灣那兩位導演的要求,最后開出了個人情價。
五集,五百萬的特效制作費!
趙文釧聽了后,整個人差點當場裂開。
臺視給整部劇才投資一千萬,導演商量后,打算拿出五百萬來做特效。
若按這樣算的話,也就僅僅只能制作五集特效。
可這部劇整整五十集啊!
也就說,整部劇下來,光特效費就得五千萬才行。
或許,時下的電視劇和電影,真不能同日而語。
像徐坷現(xiàn)在拍攝的《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》,投資可是兩、三千萬,換算成電視劇,也就不到三集樣子,如需要,砸個幾百萬做特效,也認為理所當然。
但在電視劇上,夏組輝、何霖決定拿出一半投資,用五百萬做整部劇集特效,在這時就足夠轟動了。
趙文釧至此才明白,理想和現(xiàn)實,差著多大的距離。
自認為臺視掏出了天價投資,但拿到行業(yè)中心的香港來,才發(fā)現(xiàn),全搭進去,也就只能做十集的特效而已!
兩位導演和趙文釧商議,為了這部籌備許久的劇集,能制作的更精良。
畢竟這部劇的特效,比較多,還是要在上面砸大錢才行。
當然了,對于找徐坷做特效,是徹底死了心。
電視劇導演和電影大導演,在特效要求上,還是有巨大差別的。
又因為,香港不光是影視娛樂中心,隨著電影行業(yè)迅猛發(fā)展,也冒出不少配套公司,諸如特效制作公司這些。
趙文釧最終重新找了家,技術(shù)尚可,價格還算“公道”的。
但想要達到之前預想的效果,整部劇集,不砸進去一千五百萬,根本完不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