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更是連四村八鄉(xiāng)的都顧及到了。
正因此,老頭子才會每天拎著煙袋,腰桿挺得筆直在村子里瞎轉(zhuǎn)悠,遇到別家有難事,現(xiàn)在也特別的熱心。
王桂云清楚記得。
去年開始時,小兒子還會找各種借口。
比如給大寶和妞妞買吃的、買衣服什么,又比如年節(jié)的花銷之類。
是今兒塞個兩、三百,明兒給個四、五百,最近,干脆借口都沒了,就直接千把幾千的往家里放。
開始,她還想著,給再多,都收著,當(dāng)是給小兒子攢在那了。
等以后需要了,她再一起拿出來應(yīng)急。
可看小兒子把公司開的,怕是這些錢,永遠成不了應(yīng)急的了。
她和老頭子,也不是迂腐的。
現(xiàn)在家里確實是有錢,也沒必要非過的緊巴巴,不然,讓兒子看了,心里也不舒服。
于是,就用這些錢,把家里房子、院子都修整了一遍,連往曬場斜坡路都重新鋪了,這樣,大寶和妞妞在雨天時,也能出去跑鬧。
至于需要置換的家具什么,也都換了新的。
不是上次緊勸著,小兒子還想買臺洗衣機回來,讓她緊忙攔住了。
在農(nóng)村,洗個衣服費什么勁,花那么多錢不說,還費電費水的,真會被人戳脊梁骨的。
就這么著,往往家里需要換什么東西,或添置什么,這邊還猶猶豫豫呢。
結(jié)果,小兒子回來一趟,就給全捎來了,然后,還一樣的緊給錢。
漸漸的,她也想開了,要買什么,就趕緊買,算是給小兒子減輕一部分“負擔(dān)”了。
像這次來城里。
一來,是帶大寶和妞妞看看這個據(jù)說花了幾百萬的百貨大樓。
二來呢,也想趁這次,又打折又優(yōu)惠的,換點雞蛋回家的同時,看有什么生活用品,盡量買齊全了,省得小兒子總惦記家里還缺什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