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海。
新世紀(jì)商廈。
它的主體,由七層裙房,以及十一層塔樓所組成。
這時的高海,還不像后世那樣,遍處的摩天大樓林立。
站在十一樓天臺,對高海市全貌,算是一覽無余了。
當(dāng)然。
一些地方,還是有那么幾棟高樓的。
就比如距此一南一北的易聯(lián)大百貨和百安百貨,也都有七、八層高。
在這建筑全處于低層常態(tài)的年代,這三棟遙遙在望的高樓,顯得異常醒目。
上午。
太陽剛升起不久,照身上暖洋洋的。
待到近午時分,就會有些炎熱了。
秦向河懷疑,高海是不是要提前進(jìn)入夏天了。
“宋經(jīng)理,要不要一起吃點(diǎn)?”
看林四丫將油紙包的小籠包遞來,秦向河打開,客氣的沖一旁身材胖胖的男人讓了讓。
先前從酒店出來。
早聽說城隍廟桂花廳的早餐好吃,就趕大早的帶林四丫過去。
結(jié)果,還是人擠人。
讓他很是詫異,高海的港澳臺以及外國人,現(xiàn)在就有那么多了嗎。
倒不是偏見。
而是很早就聽許青青說起過這家店,做的小籠包和金腿小粽,面向的顧客,要么是港澳臺,要么是外國人。
本地人也有去吃的,但很少。
皆因,這小籠包全都很小一個,一籠十六個,估計剛好夠一個人吃飽的,售價卻是四塊錢。
至于金腿小粽,不及手指長,算是迷你粽子了吧。
卻也要賣到三塊錢一個。
這樣價格,以高海這時兩百多的平均工資水平,能經(jīng)常來吃的本地人,肯定沒有。
偶爾奢侈一把來的,都很少。
有這錢,都夠買兩斤豬肉的了。
秦向河看店里人那么多,干脆讓服務(wù)員給打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