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著走遠的老師,秦向河沖張大海笑著搖了搖頭。
但沒阻止。
有這些老師照拂,初入學的大寶,想必會更加適應。
他不忘對張大海叮囑,不要對大寶特殊對待。
不過,瞧張大海的那個笑容,怕這話是白說了。
最后參觀的,是學校食堂。
是的。
這是他特地囑咐劉慶來搞的。
學校只管午飯,這些花費,都將由十三香工廠全部負擔。
這兩年,隨著兩家工廠落地茅塘,附近村子的生活水平,都有所提高,但大多還是不能天天見肉。
小學階段,正是小孩子發(fā)育長身體的時候。
另外的,馬村離這有點遠,馬村又比茅塘大很多,學校里,大多數(shù)都是馬村的學生。
學校之所以突然搬到茅塘來,大家都心照不宣。
秦向河讓學校管一餐飯,不需家長另外交錢。
并保證,中午這頓飯,主食不是白饅頭就是白米飯,菜也是葷素搭配,相信,比絕大多數(shù)家里吃的都好。
這樣,省得中午馬村孩子來回跑那么遠路了。
還有一點,學校管了午飯,家長就只用早上、傍晚過來接送孩子。
這對很多在工廠上班的家庭,省了很多事。
在食堂溜達一圈,秦向河對張大海強調(diào)了食品安全和衛(wèi)生問題。
恰恰是因為現(xiàn)在不在意這些,所以他才說的那么鄭重。
只要保證這點,十三香工廠愿意多花點錢。
從食堂出來,秦向河看到,最遠處院墻外角落,似乎開著個小門。
“那邊打通的,連著一個豬圈?!币娗叵蚝釉尞愅麃恚瑥埓蠛=忉?,“知道要搞食堂,我們?nèi)ゴ鍠|頭工廠取了經(jīng)?,F(xiàn)在還沒養(yǎng)小豬呢,等開學,看情況再決定買幾頭?!?/p>
提到村東頭,秦向河便明白過來。
當初工廠決定做食堂,自覺,這又白面白米,又是好菜好肉的,肯定都吃的點滴不剩。
開始,確是如此。
但沒多久,漸漸就有剩了,全倒掉,又白白糟蹋的心疼。
于是,兩個廠在院墻角落都建了豬圈,后面,那些剩菜剩菜就有了去處。
關鍵,等豬長肥了,就可以宰殺。
若養(yǎng)的多幾只,就可以每人分點肉拿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