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中,好像還有英子和那對雙胞胎弟弟。
對紅艷一家要搬去香港的事,一直沒告訴大寶,也是大人們覺得,這種事沒必要和孩子說。
是白鹿那晚回去,等借著翻墻頭和跳河救人的事,將大寶和妞妞狠狠訓了一頓后,才告訴的大寶。
聽英子明年要去香港讀書了,大寶是有一點小情緒。
可當知道,以后寒暑假自己也可能去香港,到時就能再見時,情緒有高昂起來。
倒是一旁偷聽的妞妞,不知是不是最近香港電影看多了。
得知英子和大虎、二虎要去香港讀書,有聽那邊學校不怎么考試,就表示羨慕不已。
臨睡前,妞妞還纏著白鹿,說以后也想去香港上學。
孩子們出去玩了,大人們則要開始忙活中午的這頓大餐!
過年習俗,各地有所不同。
像宿陽這邊,過年時,是中午吃正餐。
也就是,中午這頓大魚大肉的,能多豐盛就做多豐盛,因為,這也寓意著來年都能像這頓一樣,過得風風火火。
以茅塘村來說。
以前過年,因當時的情況,這一餐有兩、三個肉菜,有雞、魚擺上,另外再配上幾個素菜,就了不得了。
中午吃飯前的那掛鞭炮,家境一般的,放個一百響也不錯了。
畢竟,年三十晚上和大年初一,吃飯前也都要放鞭炮的。
之后接女兒回娘家,以及親戚朋友拜年,連同之后初三、初五有都算是小年,吃飯時也都需要放鞭炮。
所以,光這些鞭炮錢,就夠一般人家撓頭的。
也有摳門想省點的,干脆這一百響的拆開來放。
只不過,這行為會遭到村里孩子“鄙視”的。
每當過年放炮,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時候。
扎著堆,看誰家要吃飯放炮了,就立刻去邊上候著。
有時,不等鞭炮放完,就搶作一團,在滿處鞭炮紙屑里翻找沒炸的鞭炮。
可若將一掛鞭炮拆開幾次放,就大大降低了能搶到“癟炮”的幾率。
現(xiàn)今不同了。
茅塘和周邊的這些村子,要么在鹿白工業(yè)園里上班,要么家里簽了種植合同。
而絕大多數(shù),是兩者兼?zhèn)洌绱?,家里也就更加殷實了?/p>
或是之前日子過得太苦。
所以,如今一到過年,全都喜歡大操大辦,也是對來年好日子的愿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