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群外地來拉貨的。
將車停廠里裝貨,他們就出來溜達,后,自然而然就進了村頭東。
現(xiàn)如今,大猛家那一片。
不光大猛家的小賣部改成了大商店,并帶批發(fā)業(yè)務(wù)。
周邊另開了不少店。
什么賣鹵菜、賣鞋子的、修車修鞋的……
甚至還剛開了兩家賣小吃的。
別以為在農(nóng)村,就沒人買了。
在廠里上班,尤其是年輕的那些,上下班了,有的還特意到這兩家小吃店吃東西。
當然,光顧最多的,還是來廠里拉貨的司機以及跟車的那些人。
先前提到那幾個拉貨的。
一是對村里能開那么多商店,感到新奇。
二來,也是有點餓了,他們外地人,又不能去別人家里討吃的。
廠里食堂,也對外賣吃的,但不到點是不開門的。
于是,幾人就去了其中一家小吃店。
點了一桌子燒餅胡辣湯之類。
中途,因為倒一碟醋,和鄰桌起了沖突。
推推搡搡中,有兩人竟隨身攜帶著三棱刀,片刻功夫,店里就倒下了好幾個。
虧村子里一直有巡邏隊,大猛聽動靜去路上給喊來。
十幾個人這才將那幾個拉貨的給制服。
之后便是傷者緊急送去醫(yī)院,而持刀傷人的,也被扭送去了縣城公家。
鬧這種矛盾的,去年,也曾零零碎碎發(fā)生過幾次。
但大家都是出門在外,加上村里有戴著晃眼袖標的巡邏隊,最后基本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。
萬萬沒料到,這次會鬧的如此嚴重。
這次的事,卻也給劉慶來敲了一記警鐘!
起初,大猛家小賣部,去的都是村里人。
等店開得多起來,也都周邊幾個村的工人,沒覺得有什么問題,畢竟全知根知底。
漸漸,那些每日往來拉貨,以及來工廠洽談生意的外人地,讓劉慶來有點不放心。
雖然這些人活動范圍,僅限于村東頭這一片。
可秦向河一大家子,尤其是倆孩子,會常來小賣部這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