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公公讓手下去番邦商人那邊去問,也是說想找一些具有番邦特色的菜來琢磨些新的菜式。
最好是模樣奇特,長得好看的,不拘是葉子好看,還是根莖好看。
北方地區(qū)最合適種植的產(chǎn)糖作物就是甜菜。
糖不單單是生活用品,更是重要的經(jīng)濟物資;糖在世界貿(mào)易和歷史上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。
邵云安寫給永明帝的信上詳細說明了糖的制作技術(shù)將會對整個燕國所能帶來的影響。
砂糖制作工藝不是簡單的技術(shù),而是可以操控燕國對周邊以及海外國家經(jīng)濟的一種戰(zhàn)略性物資。
不要低估人們對糖,對甜食的追求。
在沒有成熟的制糖技術(shù),沒有大量的糖可以被生產(chǎn)出來之前,糖就是當之無愧的奢侈品。
邵云安甚至還能清楚地記得小時候他能吃到一塊糖是多么的難得。
糖的背后勢必是權(quán)力與財富的體現(xiàn)。
所以制糖這件事,廣南府可以提供原料,甚至可以以此來增加收入。
可制糖的技術(shù),卻是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,至少短期內(nèi)是不能讓私人涉足的。
所以制糖的地方只能放在京城,廣南府可以增加甘蔗的種植,可以擴大糖漿的出售。
甚至朝廷可以在敕南府建造制糖廠,這樣可以更快捷地利用廣南府的糖漿。
可制糖的技術(shù),邵云安只能交給永明帝和他信任的人。就是趙河,邵云安都不能教他。
京城的信再一次送到了邵云安的手上。
這回,永明帝讓邵云安盡早回京不是為了君后,而是為了這制糖之術(shù)。
永明帝是皇帝,有邵云安的那封信,他略一深思便能明白這制糖意味著什么。
前有茶、酒;后又有糖……試想永明帝這位帝王會有怎樣的豪情壯志。
這邊,王石井也不天天去縣里了,趙元德跟著他跑了這么多天也能擔事了。
有需要他出面的,趙元德就來找他。
王石井每天露面跟長輩們吃個飯就去后頭忙去了,長輩們也不問他在忙什么。
村中,忠王氏祠堂的地址也選好了,趙村長正在組織人手建造。
這祠堂不是說蓋個房子就夠了,那是有講究的,王石井9月就要回京了,是趕不上了。
不過他明年年初回來制茶的時候應該能趕上建好的“忠王氏”祠堂。
到時候他會帶著王青和王璟妍一道回來開祠堂,要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這祠堂才算是正式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