匆匆跑回辦公室,李哲立馬打開客戶跟進表格,給一個姓馬的江蘇客戶打去了電話。
這個客戶他已經(jīng)跟進到最后環(huán)節(jié)了,對方前兩天剛來公司實地考察的,說了今天會給確切答復。
結果,李哲的電話打過去,這個馬老板表示還沒考慮清楚,還得再緩兩三天。
李哲很明白,這家伙絕對還在貨比三家。
對此他也看的很開,很爽快的就同意了對方的要求。
自己使盡渾身解數(shù)也不能在公司當場拿下的客戶,基本都是謹小慎微“摳門”型的,不僅很有主見,而且偏優(yōu)柔寡斷。
所以,對于這種類型的客戶,催也沒用,逼急了只會“斷聯(lián)”、“分手”,只能讓他自己慢悠悠想清楚了做決定。
這種處理方式,算是李哲進公司一年、接待無數(shù)客戶的經(jīng)驗之談了。
三天后。
八月十四日。
周五,上午十一點。
李哲剛給一個客戶把玻璃樣板寄出,馬老板的電話就打過來了。
“小李,那個,我還是跟你簽了吧。
也不怕你笑話,同樣規(guī)格的機器,其他幾家的比你們的便宜太多了,還又送這又送那的,還天天催我,弄的我心里很不踏實。
我還是相信一分錢一分貨了,那你趕緊給我傳合同過來吧”
馬老板的這番話,再一次證明了李哲慣用招數(shù)的正確性。
他爽朗一笑,簡單感謝了對方的信任和厚愛之后,便去處理合同了。
半小時后。
馬老板七萬多的中型機全款到達公司賬戶。
李哲這會兒也想放水了,由于劉昊銘正在給客戶打樣,他便只叫了周森一起去。
勞逸結合,放完水再一起摸個魚,就到午飯時間了,這安排完美的很。
三五分鐘后。
李哲已放水完畢,被他拉來的周森卻憋了泡大的,他只能是站在公廁二樓的門口,一邊等周森一邊和他閑聊。
掃視一圈,確認四周沒公司的人后,他低聲問了周森個問題。
“屌毛,開彩印廠那事兒,你和那哥們兒合計到哪一步了?”
周森蹲在小隔間里,李哲看不到他的人,但卻聽得出來他對自己頗有微詞。
“你又不搞,那還問個屁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