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午十一點半。
李哲結(jié)束了發(fā)信息,開始翻閱起關(guān)于《九型人格》的摘抄筆記來。
筆記看了不到十分鐘,他桌面上的手機響了。
他拿起一看,是剛買機器的李老板打來的。
“哎呀,小李,你們這個機器,印刷效率怎么這么低呀?
我機器開了好久,印出來的不干膠就那么一點兒,客戶的訂單,我猴年馬月才趕得完喏?
不行,我得退機器,這機器太廢了”
李哲剛接通電話叫了聲李老板,李老板在電話里,對著他就是劈頭蓋臉一通批。
“李老板,這個機器是最小的,印刷幅面和效率都有限,我們打樣時就提醒過您的。
一般沒本錢的個人創(chuàng)業(yè)者,對效率要求也不高,他們才會選這一款。
有一定經(jīng)濟條件的工廠,通常都是用這臺機器日常打樣的,或者小批量生產(chǎn)。
要是量大,我們都是建議買中大型機器的,這你都知道的呢”
一聽對方這火藥味十足的語氣,李哲搞清楚情況后,心里一驚的同時,也趕緊輕聲溫和的給予了答復(fù)。
“這,小李,這我知道啦,可我哪知道會這么慢嘛?”
“李老板,其實也不是我們機器有多慢,而是您要做的貨太多了,所以您自然會很心急。
您知道的,這機器,只要通了墨水就已經(jīng)是二手機了。
除非本身質(zhì)量問題,我們不可能接受客戶退機的,這是公司的一慣原則,還請您理解”
感覺辦公室有些吵,李哲一邊不卑不亢的跟客戶溝通,一邊就匆匆下樓出了一樓大廳,到了外面通道。
“這也不行那也不行,那小李你告訴我,我現(xiàn)在該怎么辦?
我總不可能為了趕這個訂單,再在你這里買臺更貴的大機器吧?
說真的,這次訂單來的太急,我考慮不周被你們坑死了,真的”
到了一樓外面,又跟李哲交涉了幾輪后,李老板忍不住又說重話了。
“李老板,您的心情我能理解,但是您這么說就不合適了。
您好好想一想,這件事從始至終,我有沒有對您坑蒙拐騙撒過謊?沒有吧!
就目前而言,您退機器肯定不可能的,您要是延誤了訂單損失也大。
那么,您目前最可行的可能就是增購機器了。
當(dāng)然,您要實在嫌我們公司機器貴,其實您也可以聯(lián)系那些二手改裝機廠家的,不過生產(chǎn)穩(wěn)定性就不好說了”
面對李老板的氣話,李哲還是耐著性子給了他解釋和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