莊鶴鳴農(nóng)士出身,父親母親寄予厚望,求教書先生取名。
望鶴立雞群,一鳴驚人。
不負(fù)眾人所望,十一歲成為解元;十三歲考中會元,同年進京趕考。
金鑾大殿,被先皇召見,聽龍椅上驚訝笑言:“這策論竟是十三歲的孩童作出的?”
“陛下,這狀元。。。。。?!?/p>
“十三歲的狀元如何能服眾,便讓狀元之后的名次都上移一位吧?!?/p>
“至于你,朕見你有些才華,就去二皇子身邊做個伴讀也好。”
這是先皇施恩,莊鶴鳴能做的,只有攥緊手掌,重重磕頭:
“謝陛下隆恩。”
這皇宮最是踩高捧低,他在宮中受盡欺辱,唯一交好的便是太醫(yī)院的藥童宋玉。
他拜托宋玉將錢財和信封帶給父親母親,以恕親兒不能在身邊盡孝之過。
待宋玉回宮,卻告訴他:
他遠(yuǎn)赴京城,許久未有音訊,所有人都以為他死在了趕考的路上,只有他的父母,還在固執(zhí)地等待兒子歸來。
為了償還因他進京趕考欠下的債務(wù),父親擔(dān)心之余又拼命勞作,已經(jīng)累死了。
母親心中悲慟,兒子也不見歸來的希望,也已經(jīng)。。。。。。
病死了。
他呆住了。
“鶴鳴兄,請節(jié)哀?!?/p>
節(jié)哀?不,他冷靜異常,也憤怒異常。
怒火持續(xù)燃燒,直到先皇和先太子相繼死去,直到一手扶持的二皇子登上皇位,然后便,熄滅了。
激烈的情緒都在那段時間耗盡,變得無悲無喜,心無波瀾。
直到遇見她,她總是會做一些很不著調(diào)的事情,就好比現(xiàn)在!
莊鶴鳴從御書房出來,準(zhǔn)備離宮,在走得好好的,只聽到似乎有人正小聲喊著他的名字。
轉(zhuǎn)頭一眼便看見,姜莘憐從假山后探出半張白皙小臉,正朝他笑呢。
前面不遠(yuǎn)處的引路太監(jiān)并非他手下的人,這條路也隨時可能有人走過,她來這做什么!
看這模樣也不是什么急事,莊鶴鳴只做沒發(fā)現(xiàn),打算要走。
姜莘憐急了,她可是知道皇帝給他派了任務(wù),讓他前去江南,今日可是他在京城的最后一天!
看了一圈,見無人注意,提著裙擺小跑著朝他沖去。
莊鶴鳴聽見身后略帶急促的腳步聲,隨即腰間一緊,被撞的踉蹌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