磚窯內(nèi)壁有一處新鮮的擦痕,長度約
30
厘米,寬度
5
厘米,小孫用鑷子夾起擦痕邊緣的纖維:“墻體為黏土燒制的磚塊,擦痕處有明顯的磚屑脫落,非自然風化形成,”
他將纖維與尸體工裝外套上的纖維對比,“兩者材質(zhì)一致,均為棉混紡纖維,推測尸體曾被人靠在窯壁上,或搬運時與墻體發(fā)生摩擦?!?/p>
在擦痕下方的碎石堆里,他還發(fā)現(xiàn)了幾滴淡褐色液體痕跡,用試紙檢測后,顯示為疑似血跡的陽性反應(yīng),“需要提取樣本送實驗室檢測,確認是否與死者有關(guān)?!?/p>
小王將詢問筆錄本放在警車上,趙建國坐在副駕駛座上,雙手仍在不停顫抖,指節(jié)因用力攥緊羊鞭而泛白?!拔颐刻煸缟?/p>
5
點多就上山放羊,今天想著往深處走找片好草場,”
他的聲音帶著哭腔,牙齒打顫的聲音在密閉的車廂里格外清晰,“走到磚窯門口時,看到里面好像有個人,我還以為是哪個流浪漢在躲風,喊了兩聲沒反應(yīng),就拿著羊鞭撥開草走進去,結(jié)果一看……
臉都青了,手一碰冰涼,我嚇得魂都沒了,趕緊跑下山打電話報警!”
“你昨天放羊的時候,有沒有看到過這個人?或者聽到磚窯方向有異常動靜?”
小王的鋼筆在紙上快速滑動,趙建國努力回憶著:“昨天下午
4
點多我就下山了,沒看到任何人,不過前天晚上我在家門口抽煙,聽到山上有汽車發(fā)動機的聲音,斷斷續(xù)續(xù)的,像是在爬坡,當時我還納悶,這山路不好走,誰會晚上開車上山?!?/p>
他頓了頓,補充道,“我們這山上除了放羊的,平時很少有人來,尤其是那座廢棄磚窯,聽說十多年前出過事故,更沒人敢靠近?!?/p>
小楊的勘查燈在尸體身旁的碎石堆里有了發(fā)現(xiàn),掏出一枚銀色打火機,外殼已經(jīng)變形,上面印著
“北山汽修廠”
的字樣,邊緣沾著紅褐色泥土?!按蚧饳C表面有明顯的擠壓痕跡,推測死者生前曾將打火機攥在手里,”
他用證物袋小心收好,“在打火機內(nèi)側(cè)提取到一枚殘缺指紋,紋型為箕型紋,僅殘留
8
個特征點,需送實驗室增強處理?!?/p>
在尸體身下的磚縫中,他還找到一根黑色尼龍繩,與死者指尖攥著的麻繩材質(zhì)不同,但繩頭同樣有磨損痕跡,“可能是嫌疑人遺留的,需要與麻繩一并送檢,確認是否存在關(guān)聯(lián)?!?/p>
“磚窯周邊有沒有發(fā)現(xiàn)車輛痕跡?”
小王繼續(xù)追問,趙建國指著磚窯西側(cè)的山路:“那邊有片空地,平時我會在那里歇腳,昨天早上我還看到空地上有車轍印,不是我們村里拖拉機的痕跡,像是小轎車的,當時沒在意,現(xiàn)在想想,說不定跟這事有關(guān)!”
小孫立刻趕往那片空地,果然在泥土中發(fā)現(xiàn)了清晰的車轍印。“兩組轎車輪胎印,型號為
20555
R16,推測為緊湊型轎車,”
他用拓印紙小心提取,“車轍間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