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補充道:“如果是刀具,現(xiàn)場應該能找到刀痕或刀具殘留,但目前還沒發(fā)現(xiàn),可能被嫌疑人帶走了,或者藏在廠區(qū)某個隱蔽的地方。”
“死者右手攥著的白色纖維,與防塵網(wǎng)材質(zhì)一致,說明她被扔進物料堆時還活著,或者剛死亡不久,有過掙扎,”
李明分析,“腳踝處的環(huán)形勒痕,可能是被繩子或膠帶束縛造成的,生前遭受過控制?!?/p>
他看著尸體指甲縫里的紅褐色泥土:“這種泥土不是水泥廠的,可能來自嫌疑人的居住地或拋尸前的藏匿地點,只要確定泥土成分,就能縮小排查范圍。”
擴大勘查至水泥廠周邊的居民區(qū)時,小楊在一家小賣部的監(jiān)控里,看到了昨天下午
4
點半的畫面
——
銀色面包車停在小賣部門口,黑色夾克男子下車買了一瓶礦泉水和一包煙,煙是紅塔山,與現(xiàn)場發(fā)現(xiàn)的煙蒂品牌一致?!澳凶哟髦喩嗝焙涂谡?,只能看到眼睛,”
小楊放大畫面,“眼睛是單眼皮,眼角有顆痣,身高約
175
厘米,體型中等,與工靴印推算的身高一致?!?/p>
小
孫在小賣部旁的垃圾桶里,找到一個紅塔山煙盒,上面有枚模糊的指紋:“指紋與圍墻處的殘缺指印特征點部分吻合,應該是同一個人留下的,”
他將煙盒裝進證物袋,“但指紋殘缺,無法直接比對,需要送實驗室增強處理?!?/p>
天色漸暗時,三人的勘查范圍已經(jīng)覆蓋了水泥廠及周邊
3
公里區(qū)域,共提取指紋
2
枚(完整掌紋
1
枚)、足跡拓片
32
張、纖維樣本
15
份、生物檢材(煙蒂、礦泉水瓶、頭發(fā))8
份、物品(加油站收據(jù)、煙盒)2
件。小楊將所有證物分類裝盒,標簽上詳細標注了提取位置和時間;小
孫則整理勘查記錄,將足跡、痕跡分布繪制成現(xiàn)場平面圖。
“目前的線索雖然多,但都比較零散,”
李明看著勘查記錄,“死者身份無法確定,既沒有攜帶身份證,也沒有明顯的身份標識;嫌疑人雖然留下了指紋、足跡和纖維,但缺乏直接指向身份的信息,銀色面包車的車主信息也無法核實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