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明一走,滄州城內(nèi)防守的只剩下原本城防營的上萬兵馬。
這些兵馬,多是民團。
剩下的都是些混吃的老弱病殘,別說打仗,刀都握不住。
他們一見秦明都走了,不了解內(nèi)情的還以為秦明是害怕突圍。
有人在城墻上大罵,“朝廷是拋棄我們滄州了,秦明將軍都逃了,我們還在這里拼什么命!”
“是啊,弟兄們,趕緊回家照顧爹娘媳婦,咱們也撤吧!”
“素問宋公明的義軍也不是什么濫殺之輩,咱們干脆打開城門投降,還能落個起義之好!”
“投降,那就投降!”
“……”
人群糟雜,有主張投降的,有主張?zhí)优艿?,心思活泛的已?jīng)帶人去了城門前面。
南面大門,很快被人打開。
義軍都還沒有宣布攻城,城墻上的守軍便舉了白旗大叫,“我們投降,我們投降了。”
東西北三面城墻的將士收到消息,干脆同時把門打開。
盧俊義在城墻都看的一陣無語,沒想到讓他損兵折將,第一次戰(zhàn)斗就受到挫折的滄州城會以這種方式拿下。
他一人帶頭,跨著麒麟馬帶兵入城,在路上讓監(jiān)軍不斷發(fā)告施令,讓人進城后保持紀律,要做到秋毫無犯。
誰敢亂來,格殺勿論。
本來城墻上的守軍還擔心他們進城會瘋狂報復,聽到這個軍令,頓時心里都踏實了很多。
他們的人數(shù)有五千左右,站在甕城里警惕的手上還拿著刀兵。
盧俊義進去后,見到他們,與他們抱拳一喝,“感謝諸位能棄暗投明,加入我們義軍。你們放心,我們義軍是替天行道的兵馬,不是那搶劫燒殺的賊人。你們可以選擇回家,也可以選擇加入我們。我盧俊義以性命擔保,不管是誰,只要放下刀兵,全部既往不咎?!?/p>
甕城里的守軍你看我,我看你,在一人的帶頭下,接連扔下了手里的刀兵。
叮叮咣咣,地上頓時摔滿了一片。
義軍馬上帶兵過去,從甕城上了城墻,把這里徹底控制。
盧俊義讓伙頭軍擺上鍋灶,先給這些投降的滄州兵馬左頓好吃的。
花榮帶著先鋒大軍先行進城,去了知府衙門捉拿慕容知府。
宋玉嬋三人跟隨,一路上百姓都是緊閉房門,手提各種農(nóng)具,菜刀在家里緊張觀察。
義軍將士無一人敢違抗軍令,全都令行禁止,誰也不敢縱兵搶掠。
知府衙門里,這會已經(jīng)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