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都是這樣?”
“是,觀微一境,重心——
便是放在潛修七魄之上,待七魄修完,匯融于體,便可謂開盡體之藏也。
再進一步,便是要真正的身化天地,是為——通玄境。
聚納三魂歸天,便是三魂天境。
匯融七魄入地,便是七魄地境。
以身為種,演化諸天,魂魄之光橫照天地,縱游四方,便為諸天境。
架橋長生,以躍天人五衰,增壽萬疆,便為長生境?!?/p>
百里奚不愧為曾經(jīng)半步邁入諸天境的大能修士,一番境界體悟講下來,聽的劉啟如癡如醉。
“而觀微境界修行的困難之處,便在于這所謂的——開盡體之藏也?!?/p>
“其實,在通玄境之前,修士的境界提升,都是在不斷挖掘軀身本有的潛能。”
“見眾生,顯胎光,分三魂,明七魄,無一不是如此?!?/p>
“但潛修七魄,卻略有不同?!?/p>
“只因這掘盡潛能的過程中,并非只向內(nèi)求,還要通外釋放,以將身軀與天地之間的聯(lián)通,徹底打穿!”
“是故越挖越深,越挖越少,越挖,則越近通天地,自有天地之力反阻,以為艱難之礙……”
“頂輪——尸狗魄,眉心輪——伏矢魄,喉輪——雀陰魄,心輪——吞賊魄,臍輪——非毒魄,生殖輪——除穢魄,海底輪——臭肺魄?!?/p>
“修士雖可任選順序,但卻終究難逃,鉆之彌深,遇之彌堅的大道規(guī)則。”
“所以常有行百里者半九十之遺憾。”
“更有修士自認清晰,根本不求七魄盡修,而是自易處著手,當然,待到他們突破之后,原本便困難的輪魄便會越發(fā)滯澀,幾乎徹底堵死他們的前行之路。”
“唯有主人這般的天驕人杰,才會不急于一時的突破之力,反自最難的眉心輪始,頂、心、喉、生殖、臍、海底依序而來?!?/p>
“如此,經(jīng)整個觀微境界的沉淀,伏矢等魄的潛修,才最有助于大道康乾……”
劉啟靜靜點頭,待到百里奚說罷,才緩緩開口。
“百里,你我雖有混沌契約,但我并不以你為奴,你也實在不必如此拘謹。”
話盡,劉啟靈念散回。
百里奚卻謙卑躬身,依舊是挑不出半點錯誤的老奴姿態(tà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