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這個事情說來就長了,那是在我們很小的時候了,準確的是華哥很小的時候。是吧,四耳?”張山止住笑,問道。
四耳笑著點點頭。
張山便把這個小時候的事情,娓娓道來。
原來清華很小的時候曾經(jīng)有一次被父親安排去家東邊那塊地去看著。地里沒有來得及收回來的玉米放成一堆一堆,父親怕夜里有小偷會去地里偷玉米。
清華這個剛十三的少年,并沒有多想,卷起鋪蓋拿著煎餅就往地里走。
秋夜的田野里,幾乎每塊地頭,都用玉米秸稈搭起臨時的“人”字形小屋。不用想肯定都是準備看著地里的玉米的。其實在以前,真正要防的并不是人來偷,而是田里的一些小動物。
這也給枯燥的生活平添一些樂趣,想象一下,每個地頭都有一個人陪著你談天說地,也是另一種美好。遇到有興致的,買點花生米,提一瓶已喝大半的白酒,三五人聚在一起,小酌一下,孩子們也跟著吃點下酒菜,這也是一種放松。當然,現(xiàn)在這樣的場景已經(jīng)不會再出現(xiàn)了。
多年后,包含清華和張山談及此等情形,仍是滿眼的向往與懷念。
此時的清華吃著煎餅,扛著鋪蓋來到了自己家的地里。他將鋪蓋放進白天剛搭起來的小屋里鋪好,走出小屋,在一堆玉米秸稈上斜躺下,抬頭看著星空。爺爺和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教過他看天上的星座,他數(shù)著天上的星座,有時自己也會笑起來。有時候,他感覺自己就是天上的一顆星,自由自在,好不愜意。一天的勞累,此時仿佛煙消云散。
農(nóng)村的娃,很小就要跟著父母在田里干活。已經(jīng)十三的清華,已然成為家里的主要勞動力。地里的活,做的都像模像樣,倒是引來不少長輩的夸贊。玉米秸稈堆里的清華,不知不覺中沉沉的睡去。
那地頭都有一口大大的井,用來灌溉農(nóng)田。此時,地頭路邊的井中,水卻忽然翻滾起來。
說到這井,其實比傳統(tǒng)的井口要寬很多,但是又比池塘要小很多,這里的農(nóng)村都稱其為“大口井”。大口井在下雨多的季節(jié)里,又是清華他們的游泳池,天氣熱的時候往井里扔幾個西瓜,待忙完撈起吃,冰冰涼涼,最受歡迎。再跳進去游上幾圈,是農(nóng)村孩子為數(shù)不多的娛樂。
“我在這井里被困了兩年了,何時才能從這里出去,轉(zhuǎn)世投胎?。俊币粋€聲音這時候湖人埋怨著。
“你這才兩年就這么沉不住氣了?我都在這里十多年了,我不也沒說抱怨嗎?”另一個聲音說道。
“說的也是,我的落井慘死,換了上一個在這呆了二十幾年的孤魂轉(zhuǎn)世投胎,即便有下一個估計也是輪不到我的?!?/p>
“呵呵,你還是年輕,做水鬼的時間太短了?!?/p>
“兩年我都覺得時間長,你這十幾年是怎么過來的???”
“熬唄,熬著熬著就過來了。不過我馬上就能轉(zhuǎn)世投胎了,明天會來個四只耳朵的,他來了,我就可以出去了?!?/p>
“真的假的?這些年兩只耳朵的都沒見到下來的,還四只耳朵的?”
“當然是真的?!?/p>
“哪有什么四只耳朵的人啊?你就別做夢了?!?/p>
喜歡犬王出山請大家收藏:()犬王出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