翰姆的突然發(fā)難讓剛剛結成盟友的臘斯克倍感意外,由此也深刻領教了他的暴躁性情。
即便翰姆攻破了博洛尼克要塞群,在臘斯克身邊富有遠見的智囊團們也不看好他能取得更大的成就。
翰姆的撤軍印證了他們的判斷。
不過這個撤軍行為在他們看來,是果斷而正確的。
由于倉促,他們來不及調兵配合翰姆的行動。
但在翰姆撤軍回守時,他們立刻就派出了多支軍隊接應他。
當翰姆同格隆利決戰(zhàn)時,這些獸人軍隊也加入了,導致格隆利需要面對的不止是風塵仆仆的同族人。
那時的格隆利選擇好了決戰(zhàn)的地點。
那是一個馬蹄形的山谷,他的步兵列陣在前,騎兵在兩翼,少量的火器兵混在射手中,位于并行穿插隊列中。作為殺手锏使用的鷹騎則布置在軍陣背后的山林之中。
他選擇的地點和布陣方式都是沒有問題的,但他忽略了兩點。
第一個,他沒有充分估計對手火槍兵的數(shù)量和彈藥。第二個,對于敵軍已經(jīng)有大量增援,毫無所知,情報缺乏導致了嚴重的誤判。
翰姆通過前期偵察,已經(jīng)獲知了格隆利的底細,并作出了有針對性的部署。
他深知獲勝的關鍵在于以下兩點,第一,盡可能誘使敵軍先進攻,讓其保護兩翼的騎兵發(fā)動沖鋒,這樣對方陣形兩翼就會出現(xiàn)空檔,能用數(shù)量更多的騎兵發(fā)起包抄,即為成功;第二,搶占后山那些制高點,布置大量火槍兵,等敵方鷹騎出現(xiàn)后,配合己方空戰(zhàn)力量實現(xiàn)聯(lián)合剿殺。
由此他故意將狀態(tài)不佳的士兵,甚至是一些傷員布置在陣列的前方。
他的軍陣是散的,這樣做到目的則是希望敵方的沖鋒能深入乙方陣列中。
他將精銳的步兵布置在軍陣的靠后位置,以便遏制住敵軍的沖鋒,防止軍陣被擊穿。
至于獸人友軍,他偷偷地讓他們潛伏在兩側山梁上,一旦戰(zhàn)斗開始,就迅速向制高點發(fā)起攻擊。他把超過兩百名的一支矮人火槍手隊伍交給友軍帶領,一旦成功占領那些制高點,就讓他們留在那里,并配給他們足夠多的彈藥。
通常勢均力敵的雙方在開戰(zhàn)之初,都會有魔法師們做法助力。
但這次雙方?jīng)]有任何的多余舉動,連叫陣和罵戰(zhàn)都省了,直接開戰(zhàn)。
先是格隆利軍的一輪齊射。
翰姆指揮己方的射手們,象征性地做了一輪還擊。
就這樣雙方都在做著遠射,都想讓對方的魔法師先遭受到洗禮。
隨后雙方的步兵在接近。
料敵不足的格隆利見到敵方軍陣中模樣不堪的那些士兵們,就下令全軍壓上。
于是眼見的,翰姆軍第一層軍陣被擊穿,隨后是第二層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