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眾伙伴還沒吱聲,施伯便搶先問道,“你們幾個先拋開股份比例不談,都說說看,誰最適合做這個領頭羊掌舵人?”
施伯這一問,眾人幾乎沒多做猶豫,齊齊伸手指向了李哲。
李哲還要再謙虛,施伯對于大家的推舉結果未置可否,他又問了第二個問題。
“領頭羊,也就是大家這個廠的實際管理決策者,大家覺得,適合坐這個位置的人,應該具備什么條件?”
施伯這一問,大家的注意力暫時從李哲身上轉移開了,紛紛你一言我一語的說道起自己的看法來。
幾分鐘后,大家每個人說的都挺多挺零散的,結束發(fā)言后,施伯一貫的先點頭贊揚都有道理,隨即又說了自己的看法。
他的說法,算是換了個對立的角度,是例舉的幾大類不適合做管理者的人,反過來看,擁有那些特質的人就是適合者。
不適合做管理決策者的主要幾類人,具體如下:
1、缺乏目標感的人
2、好大喜功的人
3、沒有決策能力的人
4、心胸狹隘、沒有成就他人心態(tài)的人
5、缺乏菩薩心腸霹靂手段的人
施伯這幾條一擺出來,他隨后微笑著表示,眾人里面到底誰最適合做領頭羊,先把不太適合的人排除掉,最后剩下的便是了,這是最簡單最好操作的篩選方式。
這下好了,李哲和一眾合伙人包括強仔,大家笑哈哈的你看看我我瞅瞅他,一邊審視別人,一邊也自我審視起來。
片刻之后,磊子最先發(fā)言了。
他說自己只適合聽話做事拿分紅,無論腦子還是性子喜好,他都不適合,他也嫌麻煩,讓他當領頭羊,大家就等死好了。
磊子這自知之明和坦誠,直接把所有人逗笑了,連施伯都擺頭笑了。
再然后,老實人劉昊銘也坦言自己不行,他直言自己讀書少、腦子不夠使、缺乏決策能力。
再然后,周森和李哲一番笑哈哈對視后,他也看向施伯表示,“施伯伯,我感覺咱們這群人里面,可能還是李哲更適合當管理者。
我不覺得自己腦子本事比他差,但是他琢磨事情比我周全長遠一些,而且,他更低調務實,我嘛,就有點好大喜功有點飄了……”。
難得聽周森如此誠懇深刻的自我剖析一次,李哲這會兒也不說話,只是繼續(xù)笑呵呵的看著他。
待周森語畢,施伯看了看李哲,隨后又看向了置身事外、高高掛起的非合伙人強仔。
其實,從嚴格意義上來講,強仔擁有網店收益的10%分紅,也算半個合伙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