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自家小攤唯一的產(chǎn)品被人山寨了,銷量已然被攔腰砍了一多半。
眼下模仿的只有兩家,自己都頂不住了,要是再冒出來一兩家,自己這小攤就直接死翹翹了,怎么辦?……”
冥思苦想了近半個小時,一旁沉睡的周森都開始翻身打滾兒了,應(yīng)該離蘇醒不遠(yuǎn)了,李哲這會兒基本是想明白了。
原料易得又廉價、幾乎一看就會的小吃,太容易被模仿復(fù)制了,太沒有門檻壁壘了。
自己又不是專業(yè)的餐飲行業(yè)人士,本來就是一時興起瞎搞的,香辣小搭檔能賣出去,更多的只是瞎貓撞到死耗子的僥幸。
事已如此,自己就四條路可走。
第一,繼續(xù)鼓搗推新品,如果行得通,吃一波搶占先機的紅利就好,然后被人模仿了就繼續(xù)推陳出新,一直走在別人前面。
第二,換品,賣別人已經(jīng)在市面上賣的成熟小吃。
第三,作為野路子出身,自己知難而退,不擺小吃攤了,改擺地攤賣別的。
第四,干脆不擺攤了,無論是小吃攤還是地攤。
想到這一步,李哲心里漸漸有數(shù)了,然后開始起床洗漱做早餐了。
八點半。
周森和楊欣蕾先后都起床來到大廳時,他的早餐也快做好了。
主食是龍須面,昨晚沒賣完的小吃,李哲分出一部分出來,加了點洋蔥香菇和臘肉,加水燉成了一小缽臊子。
待周森和楊欣蕾洗漱完畢,他已經(jīng)將臊子端到了廳里桌上。
“兩位,請吧!面在廚房鍋里,自己去打。
欣蕾,你是廣東人,愛吃湯湯水水,你就多加點面湯吧。
周森,咱倆的話就吃干拌面得了,這臊子加進(jìn)去拌勻了,跟你們那邊的拌粉拌面有一拼呢”
李哲吩咐后,周森欣蕾湊到桌前對著臊子看了看聞了聞。
“李兄,辛苦你喏”
“他不辛苦的,不信你問”
李哲端著剛碗撈的面站在門口,笑著催促道:“確實不辛苦。
你倆還是趕緊撈面趕緊吃吧,再磨蹭面都坨了,咱一邊吃一邊說正事了”
待周森和欣蕾上桌開吃后,李哲先把自己的四個選擇說了一遍,最后直接說了自己的打算。
“欣蕾,周森,我個人是這么打算的,今晚咱還是繼續(xù)。
咱還是賣這個,不過嘛,我要升級換代了,二合一小搭檔,我會變成三合一”
他還沒說完,周森和楊欣蕾便同時瞪大眼睛一臉問號。